《觀經》「下品下生」之深義(二)
--2010年8月7日講於深圳念佛會
 

參、顯示深義

以上是就文字上來消文。接下來,發揮《觀經》「下品下生」之深義。既然是深義,顯示意義內涵非常地深廣而幽玄,不是略舉幾點就可說明。在此我歸納出三十點,並加以解釋,同時也引用經論釋中相關的法語作為佐證。

第一點,顯第十八願之「設我得佛」蘊含救度「十惡、五逆、謗法、闡提」之悲願。

第十八願是淨土宗開宗立教的根本,淨土宗建立在第十八願之上。

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生命,也是念佛人的生命。

第十八願是往生的正定業,往生彌陀淨土的功德資糧皆在此願。

第十八願的功德、功能、力用,含蓋三藏十二部、含蓋十方三世佛、含蓋一切諸菩薩、含蓋八萬諸聖教,盡十方三世之佛法僧三寶的所有功德,第十八願無不具足、無有遺漏。

對淨土宗和念佛人而言,第十八願之價值與重要,是根本性的、絕對性的,是不可或缺、無可替代的。有此願則有淨土宗,無此願則無淨土宗;依此願則往生決定,不依此願則往生不定。

第十八願如此重要,則其解釋必須正確、明白,不容有絲毫錯誤、晦澀。經文如果有佛的解釋,且能讓人一目了然,易持易記,所謂以經解經,以佛說解釋佛說,則後人的解釋可有可無,甚至不用後人畫蛇添足,增加歧義。正好《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正是在於解釋第十八願。淨土宗祖師,上從龍樹菩薩,尤其下至道綽、善導,皆以下品下生解釋第十八願。在此探討「下品下生之深義」時,正可以之闡釋第十八願之深廣內涵。

有文化的人、記憶力好的人可以把第十八願的願文背起來,涵詠在心中,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經文涵詠久了,自然能夠領悟到它的意義。請大家合掌,我們恭誦一遍: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首先,第十八願阿彌陀佛發願所說的「設我得佛」之佛,到底是怎樣一尊佛,其佛心佛力的範圍如何?

雖然《無量壽經》對阿彌陀佛沒有極限的悲心願力,有扼要的說明,譬如《大經》說: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我當愍哀,度脫一切。

.我建超世願,必至無上道,
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

.消除三垢冥,廣濟眾厄難,
閉塞諸惡道,通達善趣門。

.為眾開法藏,廣施功德寶;
常於大眾中,說法師子吼。

.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
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

《平等覺經》也說: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莊嚴經》也說: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牲,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如來會》也說:

心或不堪常行施,廣濟貧窮免諸苦,
利益世間使安樂,不成救世之法王。

《觀經》也說: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

以上諸文,在在表明阿彌陀佛的悲心願力,無有極限,即使十惡、五逆、謗法、闡提之阿鼻地獄的眾生,阿彌陀佛也主動、平等地要加以救度,顯示盡十方法界一切所有任何眾生無不在阿彌陀佛救度之列。此等經文,給所有修行人、念佛人絕對的安心、無窮的希望。

然而,第十八願最後有兩句「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但書(例外條款),若只粗看這兩句,未融會其他經文,則很難令人不生疑惑,以為彌陀悲心雖廣,然而不救逆謗眾生。若作此解,則是根本性的誤解了彌陀的悲願,反而使自己真正陷入謗法的危機。

但,若以《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與第十八願對照,以之解釋第十八願,則反而使第十八願「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之兩句經文活躍起來,讓人豁然領解最後這兩句願文,蘊含著阿彌陀佛的深慈大悲,蘊含著阿彌陀佛對十方眾生的細膩考量。

由「下品下生」的經文可知,阿彌陀佛愛心無有極限,力量徹底絕對。

對於逆謗闡提的極惡罪人、極苦眾生的救度,須有無限的愛心與絕對的力量。有愛無力,固不能救;有力無愛,也不會救。而由「下品下生」的經文,知道阿彌陀佛救度了十惡、五逆、謗法,甚至闡提的眾生,正顯示阿彌陀佛有此愛心、有此力量,而且愛心無限、力量絕對。

在《悲華經》說:

.是一千四佛所放捨者,所謂眾生厚重煩惱,專行惡業。

.如是眾生,諸佛世界,所不容受。
如是眾生,斷諸善根,離善知識,常懷瞋恚,皆悉充滿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諸佛世界之所擯棄,以重業故。

娑婆世界的濁惡眾生被千佛所捨棄,意謂著被諸佛所捨棄。論諸佛都具大慈大悲,以廣發四弘誓願為本質方能成佛,絕對不可能捨棄眾生;這裏所說的捨棄,意指五濁惡世的眾生,煩惱厚重,罪障甚深,深到諸佛不能救,只好暫捨,非永捨,一旦諸佛有力能救時,自然前來救度。

然而顯示此時此地,我等娑婆濁惡眾生之唯一救度,除了彌陀一佛,別無二佛三佛。此正彰顯彌陀佛心佛力,能救逆謗闡提,阿彌陀佛有救度逆謗闡提的悲心與願力,故善導大師說: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第二點,顯第十八願之「十方眾生」包含「十惡、五逆、謗法、闡提」之眾生。

第十八願顯示阿彌陀佛要救度的對象是「十方眾生」,「十方」即是「一切、所有」之意,此泛指除佛以外的九法界聖凡善惡凡夫。

此「十方眾生」之語,第十八願成就文(《大經》下卷初)亦解釋為「諸有眾生」,若以「諸有眾生」而言,則是唯指三界六道之善惡凡夫,非指三界外之聖人。「諸有」即是「種種有」,是指「二十五界」。《法華文句》一之一言:「諸有者,二十五有之生處也。」生死輪迴之迷界眾生,分為「二十五種」,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亡,故稱為「有」,即是二十五種三界六道的善惡凡夫,包含「四惡趣、四洲、六欲天、四禪天、四空天、大梵天、無想天、淨居天」。

由上二意(「一切」與「諸有」),則「十方眾生」有二意:

一、「一切」──「五乘齊入」:彰顯第十八願所要救度的機類(對象)是五乘九法界的眾生,亦即「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包含地獄、餓鬼、畜生)。善導大師在《觀經疏》〈玄義分〉說:

正由托佛願以作強緣,致使「五乘齊入」。

故第十八願之念佛一門,是「五乘齊入」的門戶。

二、「諸有」──「本為凡夫,兼為聖人」:彰顯「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之教(根本上是為救度善惡凡夫,而同時又兼為聲聞、緣覺、菩薩等聖者)。「諸有眾生」一語,所指的主要是凡夫非聖人,所以此語突顯出「凡夫為本」之意。

由上可知,「十方眾生」是「五乘齊入」、「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之意。

而凡夫之中有善有惡,惡中之極即是逆謗闡提的眾生,而由「下品下生」的事證,明知彌陀的救度,是「縱令一生造惡」的根機,且極惡如逆謗闡提的眾生亦加以救度。這給於一切善惡凡夫無盡的安慰,因為,如果逆謗闡提都能蒙佛救度,脫離阿鼻地獄,往生極樂淨土,則有何人不能往生,人人都能蒙佛救度,人人都往生有份。這一點很重要,這一點如果不加以甄別、顯明,則不知彌陀的大悲救度,有沒有包含我?我有沒有份?就這一點來講,非常重要,其重要性關係到淨土宗建立的根本精神,不可不加以重視,不可不加以明確判定,否則淨土宗普度萬機、易行安樂的特色不能彰顯,我等濁惡凡夫的解脫沒有門路,而佛教大慈大悲拔苦與樂的本質也蕩然無存。

淨土宗祖師之一的道綽大師也根據「下品下生」的經文內涵解釋第十八願而說:

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此文亦名「本願取意文」,是道綽大師的「本願釋」,也是本願釋中的楷模,非常有名,非常重要,凡是研修淨土教理,尤其念佛之人,也儘可能的背誦在心,涵詠其義。

道綽大師根據下品下生的佛說意涵,解釋「十方眾生」而言「縱令一生造惡」。此之解釋,猶如大地一聲雷,撼動人心;猶如長夜一道光,劃破無明。令人興奮,令人歡喜、令人踴躍、令人讚歎、令人仰天歡呼:「我已得救!我已得救!」正如《法華經》言:「心生大歡喜,自知當作佛。」

「縱令一生造惡」之六字,「第十八願」雖無其文而有其義;因為願文的「十方眾生」之語,粗看不知何等眾生,道綽大師透過《觀經》,深知其義而言「一生造惡」之機。因為彌陀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之故;猶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人可以放心。故「十方眾生」中有凡有聖,以凡為本聖人為旁,凡夫之中有善有惡,惡機為本,善機為旁;惡人之中,平生之機尚有遇法得救之緣,唯獨臨終之機,已無其他方便,若無彌陀願力之救度,將見當下直入地獄,所以彌陀大悲,特憐「臨終惡機」,無他方便之輩,故言「臨命終時」。同時以「縱令」二字包含「一生行善」之機。如是則所有一切眾生,上自上上品之大乘善機,下至下下品之五逆惡機,皆不漏於彌陀救度。若無道綽大師的取意之文,則彌陀悲願有隱而不彰之憾,而造惡之機無迴心皆往之道;今道綽大師為天下後世彰顯彌陀願王萬機不漏、平等普濟的本願深義,令人感荷。

又,「乃至十念」,時人多解釋為「觀念、意念」之念,失去了易行之所以易的本懷,違背了彌陀五劫思惟的本願。道綽大師糾正之而解釋為「十念相續稱我名字」,以「稱」釋「念」,彰彌陀之本意,顯易行之至極,經意由之而始顯明;到了善導大師則直以「下至十聲稱我名號」取意之。師資之釋,可謂通徹佛意,朗照古今。

尤其短命臨終之機既能僅以十念往生,則長命平生之機更能獲得往生決定。由此亦可知:地獄相現、必墮無間之臨終惡機的十念往生,非此惡機本身之力,此惡機一生只知造惡,不知修行;乃是彌陀之功德力用顯示於臨終惡機之上,此惡機即以十念流露其迴心歸命、殷切望救之心;當然假若命促一息,來不及十念,則五念三念乃至一念,亦必往生;第十八願成就文說:「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善導大師在《往生禮讚》也解釋說:

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因為往生之功在彌陀巍巍的本願力,不在濁惡不善的凡夫身;故不問善機惡機、平生臨終,但念佛名皆得往生。

不只道綽大師以「一生造惡、臨終十念」解釋「十方眾生、乃至十念」,素有八宗共祖之尊號的龍樹菩薩,也在其淨土宗大著《易行品》解釋阿彌陀佛根本大願之第十八願,而言:

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文是龍樹菩薩有名的「本願取意文」,亦即龍樹菩薩「本願釋」。

第十八願之「十方眾生」,龍樹菩薩解釋為「若人」,顯示人道之人,既是人道之人,即是含蓋善人惡人,平生臨終。

「乃至十念」之「念」龍樹菩薩解釋為「稱名」。

「欲生我國」龍樹菩薩解釋為「自歸」。

以「稱名自歸」顯示「念我」,此「念我」即是「信受彌陀救度」之意。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龍樹菩薩解釋為「即入必定」,因為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之故。

由龍樹菩薩之「本願釋」便知,不論何人,但能「稱名自歸」,則「即入必定」,亦即當下已得必定往生的身份,已獲不退轉的菩薩果位。此龍樹菩薩「本願釋」亦是淨土宗「本願稱名,凡夫入報,平生業成,現生不退」之特色的理論根據之一。

所謂「大道至簡」,淨土宗方法簡易輕鬆,只要「稱名自歸」,而效果立即且超絕──「即入必定」。故在此之前,菩薩即以偈頌宣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

因此,龍樹菩薩形容淨土宗念佛法門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則樂」。可知,淨土宗是易行道安樂的法門,也是平生業成、現生不退的殊勝超絕的法門。

第三點,顯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之「十念」,即是臨終之十聲「稱名念佛」。

第十八願願文之中的: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這三句十二個字,也是「淨土宗」的基柱之一,重要可知;尤其「乃至十念」四個字,是往生的正定業,對念佛往生人有絕對性的重要,因此對這四個字的解釋,必須正確、不容有絲毫的錯解。「下品下生」的經文對「乃至十念」有如下的解釋:

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

上下二文一比對,豈不是顯示第十八願所講的「乃至十念」就是口業的稱念,而且是專稱「南無阿彌陀佛」之佛名,不是稱念其他的諸佛菩薩。文字兩兩對照幾乎都一致,那內容呢?兩兩對照,內容也彼此相吻合。

隋朝以來有些大德依自己宗門的教理思想解釋淨土宗或解釋第十八願,則難免偏離淨土宗的宗旨與特色,也錯解了第十八願的真正意涵。

譬如有人引用《阿含經》的「十念」來解釋,哪十念呢?「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七、念休息;八、念安般;九、念身非常;十、念死。」以這十種念來解釋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很明顯的,這十種念跟這裏所說的「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是風馬牛不相及,跟淨土法門也完全沒有關係。所以,以《阿含經》的十念來解釋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是徹徹底底的錯誤。

另外,也有人引用《彌勒菩薩所問經》的十種慈悲心來解釋「乃至十念」,那也是錯誤的,跟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也是完全沒有關係。

為什麼他們的解釋會不正確呢?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沒有用純正的淨土經論來解釋淨土經典。淨土宗的教義,唯有以純正的淨土經論來解釋,真正的意涵才能夠顯示出來,如果以他宗的經典教理來解釋淨土宗的經論,那一定會偏差,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使念佛人無法正確理解彌陀願力慈悲的救度,失去往生成佛的真實大利。

現在我們以淨土的經論來解釋淨土宗的經文,用經文來對照經文,比如剛才所說的下品下生經文所講的「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來看第十八願所講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當下就一目了然,知道這裡所講的「十念」就是十聲南無阿彌陀佛,是指口業的稱名念佛。

同時,除了不是其他的十種念之外,也不是四種念佛當中的其他三種念佛。四種念佛是指:「實相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和「稱名念佛」,淨土宗所講的是指「稱名念佛」。為什麼彌陀的救度是要眾生稱名念佛呢?因為如果是其他的三種念佛,不只下品下生的根機做不到,我們也做不到。而彌陀大慈大悲,就是要讓我們輪迴的所有苦惱眾生都能夠在今生今世,乃至現在就往生有份、往生一定,都能夠安心歡喜的安住在念佛當中,而不會有所退轉或改變。也就是要讓我們曉得,往生極樂世界是容易的,連我們這樣煩惱強盛、業障深重的愚人罪人也有份的,而且今世、現在就能夠確定往生有份了。

如果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不是「稱名念佛」,而是《阿含經》所講的十念,或是《彌勒菩薩所問經》所講的十種慈悲心的話,那我們在場包括我乃至絕大部份人就往生無份了。這樣這個法門跟我們就沒有關係了,因為不是救度的法門,也顯示阿彌陀佛不是大慈大悲、大願大力,祂的愛心有限,力量不夠,因為祂不能救度我們,祂所救度的是能做到《阿含經》所講的十念的人,或者是能做到《彌勒菩薩所問經》所講的十種慈悲心的人。

同樣的,如果十念念佛不是稱名念佛,而是實相念佛或觀想、觀像念佛的話,那麼我們也同樣不能往生,因為我們也做不來。如果是這樣的話,也不能顯現出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唯有「乃至十念」是稱名念佛,才能顯出阿彌陀佛是大慈大悲、大願大力,能夠救度我們,令我們往生有份。即使五逆十惡、具諸不善的罪業深重凡夫也能往生,何況是我們,何況是十方所有一切聖凡善惡眾生,怎麼會不能往生呢!

「乃至十念」的「念」,龍樹菩薩以《觀經》及《小經》 之意解釋為「稱名」、「執持稱名號」;而淨土宗另一祖師曇鸞大師在其《往生論註》最後之結論,也簡明扼要的解釋說: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說明依靠彌陀願力,乃至十念的稱名念佛,便得容易往生;之所以稱名念佛容易往生,在於完全依靠彌陀願力。

此「本願稱名」之淨土宗根本義,到了素有彌陀化身之尊稱的善導大師,更是淋漓盡致地加以發揮解釋,此若閱讀《善導大師全集》,便可一目了然。

所以下品下生的這一段經文「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對淨土宗以及我們念佛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經文,可說是我們的生命,是我們往生的根據、往生的保證。

第四點,顯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之「十念」,即是「滿數」之意。

「滿數」之意就是念念當中都圓滿了消除生死之罪,念念當中都圓滿了能夠往生的功德,這個叫做「滿數」。意思就是,十念既然是滿數的話,就是說是以一種表法來代表滿數,如果他念不到十聲,他只念了九聲就斷氣了,那他能不能往生呢?也照樣能往生,阿彌陀佛也照樣救度他。如果他只念了五聲就斷氣了,也照樣能往生,只念了三聲、一聲,甚至聲音要念出來嘴巴已經僵硬了,念不出來,就在心中念,甚至心中念不出來,只是一個想被救的那個念頭,也照樣往生。像《觀經》下品上生就是念了一聲佛,下品中生是聽聞阿彌陀佛的功德名號、慈悲救度,想念但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就都往生了。

因為臨終人這個時候心中慌亂恐懼,不可能去數他念佛已經念到第幾聲了,所以這裏「具足十念」,也就是第十八願「乃至十念」的意思。也就是說:「具足乃至十念」。念不到十聲,只念到九聲、八聲也算;時間延長的話,念十幾聲、幾十聲也算。所以,這「十念」就是滿數,也就是「念念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念念成滿往生功德」的意思,一念十念、百千萬念,也都是念念滅生死罪、念念功德圓滿,也都叫做「十念」。曇鸞大師說:

「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須知頭數也。

就是說,下品下生臨終十念而往生的「十念」,是顯明念念都完成了往生極樂世界的業因,念念都是「十念」之意,而不限定在「十」這個數字上。

由下品下生的十念往生,及祖師的解釋,彰顯出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的「十念」,也是滿數之意,亦即生命延長或平生之機,則自然盡一輩子的念佛,不間斷、不夾雜:不雜餘佛、不雜餘行。如此則往生之業因成辦,因為必定往生之故。

因此,善導大師解釋說: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
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第五點,顯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念」之念佛。

下品上生是只念了一聲佛就當下命終往生的,下品中生是想念佛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就命終往生的,下品下生的經文說:「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令聲不絕就是一聲接一聲地相續稱名,顯示這個人還沒有立即命終,他的壽命還能夠念十聲佛,所以他就念了十聲,如果來不及當然也就九聲、八聲、三聲、一聲;如果壽命更長,也就十一聲、十二聲……一天、二天、七天,相續地念下去。

下品上生讓我們知道一聲稱名決定往生,下品中生讓我們知道之所以一聲稱名決定往生在於名號本身的功德,但如果沒有下品下生,或許有人誤解,以為就念一聲,有了下品下生「令聲不絕」就知道是盡形壽一生相續的念佛。法然上人說:「信取一念往生,行勤一生多念」。

下品下生之罪人,臨終命促之時,才幸遇唯一能夠獲救的念佛法門,隨其臨終時間之長短而相續念佛,直到命終而往生。因其生命只在十念之間,故言十念;若其生命延長,則其念佛亦必隨之延長。由此可知本願文之「乃至十念」之「乃至」有二意:「一、乃至平生之機,則上盡一形之念佛;二、乃至臨終之機,則下至十聲一聲一念之念佛。」簡言之即是「平生之機,上盡一形;臨終之機,下至一念」。是故善導大師〈本願釋〉之文常言:

.上盡一形,下至十念。

.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

.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

.上盡一形,下至一日一時一念等;
或從一念十念,至一時一日一形。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以上之文皆在解釋「乃至十念」之意。

「乃至十念」對念佛人而言,至簡單、至容易、至輕鬆,並非雜行、難行、苦行,且只念一佛之名,非千佛萬佛,乃至廣修三學六度萬行,似乎看不出有何功德,即使有其功德,功德亦應不大,何以便能了脫生死,往生成佛?正由於念佛不靠能念之念佛人之功,是靠所念之彌陀佛名之功,彌陀本身有廣救眾生之深重弘誓的悲心願力,而彌陀佛名亦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之無上功德,致使凡夫只要稱念即得往生。

所以第十八願的「乃至十念」不是唯有十念,如果平生只要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從今之後就不再念佛了,能往生嗎?未必能往生;那如果說只要十聲,多念沒有用,少念了不能往生,這樣對嗎?也不對。這裡的「乃至十念」是以乃至臨終的人,他只念了十聲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來顯示乃至我們壽命延長的人,還有今天,那我們就這一天專稱彌陀佛名,還有兩天、還有七天、或者還有七年,那麼我們就盡一輩子專稱彌陀佛名,不間斷不夾雜,不雜餘佛、不雜餘行,是有這一種涵義。

第六點,顯第十八願之「口稱」勝「心念」,彰易行道之極致。鸚鵡、小孩、愚人等皆能。

下品下生經文談到念佛的「念」有五個地方、六個字,前面三個地方三個念是講意業──心中憶念、思惟;後面兩個地方三個念是講口業──用嘴巴稱念。

下品下生的罪人臨命終時,地獄之火已經燃燒到他的面前了,他的心中只有慌亂和恐懼。這個時候,要他回頭去行善積德,去學佛修行,拜懺、誦經、打坐……,這一些在時間上已經不容許了。同時,以他的心境來講,也不可能靜下心來好好地思惟阿彌陀佛救度的慈悲功德──也就是救度的內容,也不可能以悠閒的心來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只能像什麼呢?在危急的時候,呼爹喊娘地喊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隨著這個聲音,當下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生死之罪,當下蓮花現前,當下往生極樂。

一開始善知識要他心中思惟、憶念彌陀的功德名號,可是他心中慌亂,無法憶念,善知識立刻改一個方法,要他張開嘴巴稱名念佛,結果在他念念稱名當中,地獄之火滅了,閻羅王派來的鬼卒離開了,阿彌陀佛的蓮花出現了,他就當下往生極樂世界了,這豈不是顯示「心念難於口稱,口稱勝過心念」。淨土宗「易行道」這種「易」的特色,從下品下生的經文中徹底的展現了出來。

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方法最容易、功德又是最殊勝的,就是稱名念佛,稱名念佛勝過心念的念佛。因為心念的念佛不普遍,而口稱念佛能夠普遍;心念的念佛,於臨終的慌亂和恐懼中難以提起,而口稱的念佛卻能讓他聲聲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如果念佛的「念」是指心中思惟或者觀想的話,此刻他心中只有慌亂、恐懼、痛苦,他怎麼有辦法靜靜的在心中思惟、憶念彌陀的功德、名號或佛的境界、佛的相好呢?他念不來啊!那這個下品下生的人能往生嗎?一定不能往生,而且是要墮落地獄的,可是如果要他口中喊出這句彌陀名號,那他就做得到了,這豈不是顯示淨土宗稱名念佛的容易與殊勝呢!

稱名念佛,即使是鸚鵡也會念,牠會跟著我們人的聲音而念佛,念習慣了,死的時候也能夠往生極樂世界。那如果要這隻鸚鵡去思惟阿彌陀佛的名號或者功德,牠能嗎?不能。再者,一個牙牙學語的孩童,我們教他念阿彌陀佛,他也會跟我們念,世事無常,如果這個小孩子在某種因緣下即將去世,我們為他念阿彌陀佛,他也跟著我們念阿彌陀佛,或者耳朵聽阿彌陀佛,當下這個小孩也能夠往生。如果要這個小孩子用心去思惟這一句名號,或者觀想佛的境界,那這個小孩做得到嗎?做不到啊!那小孩做不到大人應該做得到吧?也可能做不到,像有的老人家沒有文化、不識字,腦筋也鈍了,這個根機很低下、很鈍的人,你要他用心去思惟阿彌陀佛的威神功德、思惟阿彌陀佛的相好莊嚴,或者用心去思惟阿彌陀佛的名號,他做得來嗎?他做不來啊,可是如果跟他說:你只要張開嘴巴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是念佛了。這樣他就做得到對不對?(眾答:對)

不過,難到我們念佛只可以嘴巴念佛心中不能念佛嗎?不是的,是因為那個人是下品下生的根機,他已經臨命終了;如果是我們,平常可以一方面口念,口念累了就可以改為心中默念。念佛有四種:「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默念」。「大聲念」就像剛剛我們念的那樣,聲音很大外面都聽得到;「小聲念」是小小聲音,我們佛堂聽得到,外面聽不到;「金剛念」就是嘴巴動,但沒有聲音,自己知道別人也看得到,但是聽不到聲音;「默念」是沒有動嘴巴,只在心中默念。在這四種念佛當中以金剛念較為輕鬆、不費力,也比較能綿密,如細水長流。但是法無定法,在這裡共修的時候,大家都虔誠的、恭敬的、盡情的出聲念佛,有的人大聲念累了,也可以轉為小聲的念,甚至喉嚨沙啞了就可以改為金剛念。那早上起來靜坐念佛的時候,只要心中默念就好,也不用張開嘴巴;躺著準備休息時,也是心中默念就好,輕鬆的念,自然的就這樣睡著。

所謂憶佛念佛,是口稱默念都不離彌陀名號、彌陀救度。但這當中以稱名為主,像鸚鵡不知其義、幼兒不知其義、愚鈍者不知其義、或有臨終者不知其義,但只出聲念佛,即能消災、增福、延壽、往生,這全憑口稱,若心念則無此方便。

所以,法無定法,不能執定某一個樣式,只是說比較上來講,金剛念較能夠二六時中,從早到晚,從晚到早,綿綿密密、細水長流,不妨礙人家,自己也不會累。

第七點,顯示第十八願之「信樂、欲生」之「信、願」,皆歸「乃至十念」之稱名念佛之「行」。

下品下生的經文並沒有說到「信」,也沒有說到「願」,只說到稱名之「行」,和所謂的心相關的只有「如是至心」的「至心」二個字,接下來說「令聲不絕」,顯示所謂的至心就是相續稱名。從這點來看,下品下生的經文也在於彰顯第十八願所講的「信樂」跟「欲生」這個「信」跟「願」都歸於「乃至十念」的「專稱彌陀佛名」之行。

下品下生的眾生之所以能夠「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進而脫離地獄,甚至往生極樂,憑靠的是什麼?經文說「稱佛名故」。由於「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因此無所謂信,無所謂願,顯示若信若願,皆歸稱名,「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信者信此,願者願此。亦即信者信「眾生稱念,必得往生」,願者願往生而「稱名以往生」。由下品下生之涵意,便知第十八願之信與願,皆歸「乃至十念」之行,亦知信之與願皆是稱名之前方便。因此,彌陀化身之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有時略去信、有時略去願,有時信願皆略,而唯標專稱佛名,如此之文,《善導大師全集》俯拾皆是,略舉數則如下:

.如《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唯明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如《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
又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觀經疏)

.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觀經疏)

.但能上盡一形,下至十念,以佛願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觀經疏)

.彌陀世尊,本發深重誓願,以光明名號,攝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盡一形,下至十聲一聲等,以佛願力,易得往生。(往生禮讚)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
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順彼佛願故。
(觀經疏)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觀經疏)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往生禮讚)

.若我成佛,十方眾生,稱我名號,下至十聲,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彼佛今現,在世成佛,當知本誓,重願不虛,眾生稱念,必得往生。
(往生禮讚)

何故善導大師解釋本願文略去信與願?一言蔽之,不外於簡明扼要地彰顯本願之意,因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深為淺、化昧為明,以期不論何人,一看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靈,既免雜義多歧,亦免旁生擬議。使善人往生,惡人也往生;平生能往生,臨終也能往生;有智能往生,無智也能往生;大人能往生,小孩也能往生;萬物之靈的人類能往生,蜎飛蠕動之物類也能往生。如《觀經》、《莊嚴經》、《大阿彌陀經》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生,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字,莫不慈心,歡喜踴躍者,皆令來生我國。

《法然上人全集》有一段問答,正為顯明此意,《全集》之〈淨土隨聞記〉記載:

或人問曰:「善導大師釋本願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師(法然)答曰:「唯知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則自然具足三心。為顯此理,略而不釋也。」

為什麼善導大師解釋本願文可以略去信願?有什麼經典為證?下品下生的經文就是重要地依據。因為第十八願雖然講信樂、講願生,可是有的人沒有文化、沒有智慧,他理解不來、信不來,甚至一些小孩子或者像鸚鵡,牠也無所謂信、也無所謂願,可是在牠念佛當中也可以往生。這就顯示:只要我們此後專稱彌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有彌陀的佛力願力牽引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如《大經》所言:「彼國不逆違,自然之所牽。」只要我們不跟阿彌陀佛拉鋸,什麼叫做跟阿彌陀佛拉鋸呢?「哎呀!阿彌陀佛,對不起,我還不能跟您去,這個娑婆世界還有我所愛的丈夫跟兒孫」,或者「阿彌陀佛!對不起,我還不能跟您去,因為這個世間上有我的冤家債主,我的丈夫他一生對我不好、凌虐我,他欠我很多,我要看到他淒慘的下場,我才要往生」,如果是這樣的話,當然阿彌陀佛就無可奈何,只好還在那裡等了。

我們都是凡夫,還有貪瞋癡,仍然執著這個世間,即使再怎麼樣的願生彌陀淨土,專稱彌陀佛名,可是擺在眼前的有可愛的孫子、有住得很習慣的環境,所以還不到臨命終,當下就要我們到極樂世界,我們還會覺得捨不得,不過這個沒有關係,我們願生彌陀淨土不是說現在就要往生了,非得現在立刻往生不可,不是這樣的。

人有生必有死,所謂「願生心」是現在存著願生之心,那麼當你的世緣已盡的時候,你就一定會往生極樂世界,就不會執著這個地方了。所以現在多少還會執著,這是自然的,與願生心是不衝突的,凡夫嘛!可是真的到最後,生命已無法再保留,非死不可了,只能二選一的時候,我們就會選極樂世界不會選這裡,因為我們都是學佛念佛的人,學佛念佛的人最基本的就是相信有善惡報應、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相信死了如果不往生極樂世界,必定會隨每個人各自的業報流轉,即使再親的人也永遠不能再相逢了。《無量壽經》就說: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

《地藏經》也說: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我們現在就了解這個道理,所以在臨終二選一的時候,再怎麼樣的捨不得,那個時候我們依然會堅定的選擇極樂世界;也唯有選擇極樂世界才能夠真正的圓滿我們最高之願及所有之願。為什麼?往生極樂世界之後我們就有神通了,十方法界來去一念間,就能夠一剎那之間供養十方諸佛,當然也能夠一剎那之間前往十方世界,去見見我們過去世跟我們有恩義的父母、有恩愛的兒女,有親情的六親眷屬,然後想盡辦法的去救度他們,所以唯有往生極樂世界,才能圓滿我們最高之願以及所有之願。

生死是自然規律,任何人都迴避不了。別說我們,就是達官貴人也不例外。所以當生離死別來臨時,應該理智面對,坦然接受,這樣才能不被執著及痛苦所困擾。何況往生極樂世界,即是至高無上的解脫,已是超凡入聖,而且速證涅槃。若能如此存心,則人生最後,不但自己走得安詳、瀟灑,也給親朋好友帶來安慰,同時給他們念佛必生極樂的信心與見證。

第八點,顯第十八願之「至心」即是至誠懇切之意。

下品下生經文所講的「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的「至心」是什麼意思呢?可以說很容易了解,就是「至誠懇切」的意思,沒有其他玄妙、高深的涵義。至誠懇切的心我們能夠流露出來,如果「至心」還含有其他什麼玄妙、高深涵義的話,那我們就理解不來了;理解不來就生不起那樣的心,那怎麼辦呢?何況這個臨命終的人,他心識茫茫、六神無主,當下心中只有恐懼跟慌亂,善知識跟他講的,他幾乎理解不來,他只是一心希望被救度,所以當善知識跟他說:「你只要喊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了!」他就跟著善知識:「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所以他在喊佛、念佛當中,每一聲每一聲都充滿了至誠懇切,這個就是「如是至心」的「至心」。

我們可以想像,如同一個沉浮在大海中的人,他或者不會游泳,或者會游泳,可是體力已經耗盡了,沒有力氣游泳了,當下在沉溺、在喝水,眼看就要沉入海底了。這時候,他是什麼樣的心境?就是「望救」,希望當下能夠被救。只要感覺有所依靠,他就會去抓,一根木棍也好,甚至一捆稻草也好,他都想抓,都想依靠,看看能不能依靠這個浮到岸上、得到解救。

他的心中只有慌亂、恐懼,所以,這裏的「至心」並不是說靜靜地沉下心來「好好地思惟」,或者「息心靜慮」,或者「行氣運心」,都不可能了。所以,這個善知識告訴他說,你只要發出「南無阿彌陀佛」的聲音,就可以了,當下就能被救。他便全身心地投靠這句名號,剛好,這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名號的「南無阿彌陀佛」不但能夠解救他,而且能夠使他離開六道、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這裏的「至心」是「懇切」的意思。

由這裡的至心,來看第十八願的「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至心,也一樣是至誠懇切的意思。為什麼要這麼強調呢?因為有的人在解釋第十八願時,都解釋錯了,都偏離了淨土宗的教義,把「至心」解釋得很玄、很妙、很高深、很複雜,使得一般念佛人無法掌握到要領,所以就開始恐慌、徬徨了,一邊念佛,一邊卻想著:我雖然念佛了,可是我沒有至心啊!怎麼辦?怎麼辦?這豈不是把本來是易行道的淨土法門變成難行道了?所以這裡的至心,道理很簡單,就是至誠懇切之心。

第九點,顯第十八願之「至心稱名念佛」,念念皆能除生死罪。

這個五逆十惡的罪人除了念佛以外他有什麼功德?他有什麼修行?沒有,他所靠的就是張開嘴巴,跟隨善知識一聲一聲的喊出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消除了他的生死之罪。所以,顯示在一聲一聲的稱名念佛當中,每一句每一句都能夠滅除我們的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也就是每一念、每一念都在除他的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也就是說,「八十億劫」就是「生死罪」,「生死罪」就是「八十億劫」。如果只是五念、三念乃至一念就斷氣了,也在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若生命延長而百念、千念,也是在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為什麼名號有這樣的功能呢?因為阿彌陀佛這一尊佛,是為了救度我們眾生,經過五劫的時間去發願,規劃了四十八願的藍圖,為了成就四十八願,又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去修行,完成了四十八願的內容,然後把祂所累積的功德完全容納在這句名號當中,使這一句彌陀佛名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利益、殊勝微妙的無上功德,任何人只要至誠懇切的稱名念佛,念念之中都能消除我們八萬四千無量無邊的罪業,都能夠讓我們獲得八萬四千無量無邊的功德,念念都能夠增長福德,念念都是往生的功德資糧,都是往生的正因。所以稱念彌陀佛名決定能夠離開三界六道的輪迴,往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的極樂世界,快速成佛。善導大師說:

.眾生稱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
諸邪業繫,無能礙者。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
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第十點,顯第十八願之「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正覺」,能救逆謗闡提之眾生。

「正覺」即是「成佛」,阿彌陀佛成了正覺,是成了怎樣的一尊佛呢?

阿彌陀佛為了廣救十方眾生往生極樂,並使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任何眾生都能快速成佛,而以五劫時間,細細思惟,最後規劃了四十八願的藍圖;為了實質完成這偉大的四十八大願,經過了不可思議的兆載永劫,最後完成了四十八願。《大經》說:

超發無上殊勝之願;
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於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

四十八願的完成,完成了三個實體:一、佛身,二、度生,三、淨土。

一、「佛身」:完成了十方諸佛中,堪稱為佛王的佛。釋迦牟尼佛在《大經》中甚為讚歎地說: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又在《大阿彌陀經》中極其崇仰地說:

.阿彌陀佛光明,最尊、第一、無比,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阿彌陀佛,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極尊也。

二、「度生」:完成了能救十方眾生的力量。要救十方眾生極不容易,因為聖人不需救度,需救度的是善惡凡夫,凡夫在六道中,來來去去循環往復地輪迴,無窮無盡,即使因善業廣大、禪定功深而上生天界,天壽一盡,依然下墮,如佛在《涅槃經》說:

雖復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

《地藏經》也說:

天人受天福盡,有五衰相現,或有墮於惡道之者。

《正法念處經》也說:

無始生死中,業網覆世界。從天生地獄,從地獄生天。

若一旦墮落阿鼻地獄,則恐非千佛所能救;千佛不能救度的極惡眾生,阿彌陀佛能救嗎?雖然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時曾說:

.吾誓得佛,普行此願,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令我於世,速成正覺,拔諸生死,勤苦之本。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輪迴諸趣眾生類,速生我剎受安樂;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三惡道中,地獄、餓鬼、畜牲,皆生我剎,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然而那是因地所說,成佛之後是否兌現,是否有經典的理證與事證?此若以《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做為理證與事證,則是最為權威的證明。「下品下生」之眾生的被救,彰顯了阿彌陀佛所成的正覺,確實能救千佛所不能救的「逆謗闡提」的極惡極苦的眾生。所以,可說「下品下生」的經文不但在解說第十八願,也在為第十八願放光;同時,也是阿彌陀佛在「下品下生」放光,而且光芒萬丈。不,何只光芒萬丈,根本無法想像,如《大經》說:

日月摩尼,珠光燄耀,皆悉隱蔽,猶如聚墨。

又如《小經》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此光明有何目的、有何功能、有何作用?

《觀經》如是說: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善導大師綜合《小經》與《觀經》之文而解釋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唯觀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故名阿彌陀。

.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總不論照攝餘雜業行者。

如善導大師所解釋,此光明唯觀念佛眾生、唯照念佛眾生、唯攝念佛眾生;不攝非念佛眾生。

是知:彌陀光明與念佛眾生,念佛眾生與彌陀光明,彼此一體,相融相即,不相捨離。

三、「淨土」:完成了極樂淨土,此淨土,佛在《大經》讚歎說:

其佛國土,清淨莊嚴,超踰十方,一切世界。

任何眾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阿鼻眾生,一旦往生此淨土,都是阿鞞跋致,都是一生補處。如《小經》說:

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

又如《大經》說:

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

又說:

彼佛國土,清淨安穩,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
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
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又說:

彼國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
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普欲度脫,一切眾生。

第十一點,顯第十八願之「唯除逆謗」,有「方便抑止、眾生根機、無一遺漏、誡惡勸善」之意。

阿彌陀佛超發無上殊勝之願,誓欲廣救十方罪苦眾生,包含阿鼻地獄,故言: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阿鼻苦眾生。

然而在其根本願──第十八願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之八字「抑止」之文。「逆謗」正是阿鼻地獄的眾生,願文與願心似乎互相矛盾,究竟真意如何,必需融會其他經文,以及祖師解釋,否則依文解義,不免三世佛冤。

首先,從《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明示逆謗的阿鼻眾生仰蒙彌陀的救度,符合阿彌陀佛「度盡阿鼻苦眾生」的悲願。若如此,則「唯除逆謗」之願文,必另有所指,且含義殷重,否則這麼重要的本願文,不會安此八字。若合會祖師的解釋,則知「唯除五逆」的經文,含義很深,阿彌陀佛的用心,親切至極。「唯除逆謗」有何深意?舉出四點,略作闡釋。

一、顯方便抑止

善導大師《觀經疏》〈散善義〉「逆謗除取問答」言:

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然此之二業,其障極重,眾生若造,直入阿鼻,歷劫周慞,無由可出。
但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謗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捨令流轉,還發大悲,攝取往生。
然謗法之罪未為,又止言:「若起謗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業而解也;若造,還攝得生。

善導大師此文有二意:

一、未造抑止,防造重罪故:之所以抑止五逆謗法,乃因此二罪,一切罪中至極重罪,眾生若造,直墮阿鼻地獄,受無量苦,多劫之間,不能出離,是故彌陀為防眾生造此二罪,方便抑止,巧言不得往生,此約「未造抑止」。

二、已造攝取,大悲普救故:然彌陀本意,為救十方眾生,不論有罪無罪。說「唯除」者,一為警誡之,二為使其迴心。是故若造此重罪,亦不忍見其流轉,而令其迴心念佛以救度之;猶如下品下生之機,已造五逆,不忍見其流轉,令其迴心念佛而攝取,此約「已造攝取」。

第十八願之唯除五逆、謗法,因其尚未犯故,深誡而抑止,若造亦必使其迴心而救度之,所謂「若造,還攝得生」。

由善導大師之文可以知道,第十八願所講的「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的「唯除」,是就抑止角度來講的,抑止的最終目的不在抑止,而是為了攝取、救度,所以,抑止本身並不是永遠的抑止。

因此,不論就攝取、救度這邊來講,或者就抑止、警誡這邊來講,都在彰顯阿彌陀佛救度十方罪苦眾生的大悲願力。

二、顯眾生根機

抑止之文,亦在彰顯「十方眾生」之屬性。

願文雖說「十方眾生」,未詳凡聖善惡,因有「唯除逆謗」之言,故知「十方眾生」之中,以「凡夫為本」(聖凡相對)。凡夫造罪,需要被救;聖人不造罪,不需被救。故善導大師《觀經疏》〈玄義分〉言:

定為凡夫,不為聖人。

凡夫之中,有大小善惡多種,而以「惡人為先」(善惡相對)。善人尚有得度機緣,唯有極惡無他方便,若不蒙救度,將直墮阿鼻。《觀經疏》〈玄義分〉言:

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沒眾生,是以勸歸淨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須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濟為。

可知:十方眾生,凡夫為本,惡人為先。
人皆凡夫,被業所牽,難免造惡,為惡而苦;若見此文,
如睹故親,倍覺親切,感動涕零。獄火可出,成佛可期。

亦知:諸佛之中,唯有彌陀,大慈大悲,拔苦與樂,救度惡機;
如我愚惡,若無本願,何法可修?必墮無間,求出何期?

三、顯無一遺漏

舉下攝上,舉惡攝善,十方眾生,無一遺漏。

不論何人,皆得往生,以此啟發,眾生信心。

可知:抑止門唯置第十八願者,意在顯明「佛愍惡機」之大悲,同時顯示本願所被之普遍性與決定性,無一遺漏,無一不生,以此啟發一切人「信心決定」、「往生決定」之信心。

善導大師《法事讚》「逆謗往生」之文:

以佛願力:五逆十惡,罪滅得生;謗法闡提,迴心皆往。

善導大師《般舟讚》「利劍名號」之偈: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謗法闡提行十惡,迴心念佛罪皆除。

善導大師《觀念法門》「造罪迴心」之文:

一切造罪凡夫,但迴心念阿彌陀佛,願生淨土,上盡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聲、三聲、一聲等,命欲終時,佛與聖眾,自來迎接,即得往生。

善導大師《觀經疏》「不問罪福」之文: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善導大師《往生禮讚》「念佛必生」之文:

若有眾生,稱念阿彌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聲,乃至一聲一念等,必得往生。

以上法語,顯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之願文,在於彰顯彌陀悲願,徹底無遺,任何眾生都要救度,無一遺漏,乃至逆謗闡提,亦不例外。

四、顯誡惡勸善

諸佛出世,皆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本願亦言「唯除逆謗」,《大經》卷下更擴充「唯除逆謗」之意,而廣說「五善五惡」之勸誡。

可知:彌陀深欲念佛之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奉公守法,為世良民」,如「宗風二,俗諦處世之道」。

譬如抑止「殺父殺母」,即是勸勉孝順,而「孝為百行之基」,百般倫理,一切善行,由孝而起,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佛喜正與善,而憐邪與惡;如父母對子女,雖一視平等,然特憐殘障之兒。

彌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惡;雖善惡皆度,然見善人則喜,見惡人則悲。

是故,應成善人,而一生念佛。

法然上人法語(《法然上人全集》第二八五、五九四、五九五頁):

.信「罪雖十惡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況善人。
信「行雖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應無間修;一念尚生,何況多念。

.佛雖不捨惡人,然好造惡業者,非佛弟子。

.如父母於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愛,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惡;
雖平等慈愛,然於行惡之子,則怒目杖責以誡之。

.聞佛之慈悲廣大,而欲造罪者,亦漏於佛之慈悲也。

.若知惡人亦不捨之本願,則於佛之知見,愈覺自己之可悲、可恥。

.若謂有父母之慈悲,而於父母之前行惡者,父母歡喜乎?
雖不捨而嘆,雖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