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讲话》
--第八章  唯除五逆 诽谤正法
 

第三节    五逆谤法   唯除摄取

逆谤除取—— 净土宗学一论题
犯五逆谤法之极重罪人,弥陀本愿救与不救?
《大经》第十八愿言:
「不论何人,只要念佛,必生极乐;唯除五逆谤法。」(取意)
《观经》下品下生言:
「五逆恶人,临终念佛,往生极乐;灭除五逆重报。」(取意)
同是五逆,《大经》唯除,《观经》摄取,如是相违,古之大德,会通两经,有十六家;
而以净土宗昙鸾、善导两祖之解释,最为有名,以其最为圆满,契理契机故。

接下来的讲稿(请详见「附录一」)文字都很浅显,可以不必多加解释,只要细心看个一两遍,就能体会其中的道理,所以,今晚我只是带大家一方面念,一方面消解文句而已。

「五逆除取」这是净土宗教理讨论的题目,犯五逆跟谤法的人,是世上最为深重的罪人,世上的罪再也没有比这两种罪更深重的了。这两种罪人阿弥陀佛到底是救还是不救呢?《无量寿经》「第十八愿」说不论任何人,当然就是不论有罪无罪、罪轻罪重,只要他念佛,愿生极乐,就必定往生极乐,可是五逆跟谤法除外。但是《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却说,造了五逆极重罪的恶人,在临终的时候若能回心念佛,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当下灭除五逆的因与五逆的果报。

同是五逆,《大经》说「唯除」,《观经》却是「救度而摄取」,这种彼此相违、矛盾的经文,到底如何会通与理解?

「古之大德,会通两经,有十六家」:也就是在唐朝以前,融会贯通这两种道理的高僧大德,总共有十六位。其中,就以本宗的昙鸾大师、善导大师这两位祖师的解释最有名,同时也是最为圆满,因为这两位祖师的解释契理又契机,没有偏颇,没有缺陷。因此,我们在会通这两部经的这两段不同的内容时,也必须依这两位祖师的解释为标准。

一、昙鸾大师单复说

首先看昙鸾大师的解说。

《往生论注》卷上末〈八番问答〉第二、三问答(《往生论注》六五页)言: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观无量寿经》言:『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亦得往生。』
此二经云何会?」

答曰:「一经以具二种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诽谤正法。以此二种罪故,所以不得往生。
一经但言作十恶五逆等罪,不言诽谤正法;以不谤正法故,是故得生。」

问曰:「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经许得生;复有一人,但诽谤正法,而无五逆诸罪,愿往生者,得生与否?」

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
经言: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劫重罪。
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
如是辗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
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
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

「昙鸾大师单复说」就是昙鸾大师会通这两种文义看似相反的内容而举出「单复」的论说。

「单」就是「一件」,只有犯一件重罪;「复」就是「两种」,犯两种重罪。〈八番问答〉是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卷上有名的八对问答,我们这里只举出其中第二、第三问答来说明。

第一个问题说,愿往生都能够往生,可是《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的说法不同。昙鸾大师回答,因为《无量寿经》所讲的是二种罪,所以不能往生,而《观无量寿经》讲的只是一种罪,所以还能够往生。

谤法不生,无愿生心故

第二个问题依据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反向推问,既然犯一种罪,而不是两种罪,所以能够往生。那麽如果有人只犯谤法这一种罪,也能往生吗?昙鸾大师就说不能,理由有二:一、因为谤法的罪很重。二、既然谤法,可见他不信佛所说;既然不信佛所说,怎麽会信有极乐、信有弥陀的救度?怎麽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怎麽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罪恶之人、会堕入地狱、必须接受弥陀的救度呢?总之,他既然没有这种观念,当然就不信,怎麽可能愿往生而往生呢?

谤法的罪怎麽个重法呢?大师说诽谤正法之人:

「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辗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此劫若尽」就是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如果毁坏的时候,就有水、火、风三种灾难,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经由成住坏空,就毁灭消隐而成为空相,当然阿鼻地狱也毁坏了。但是,阿鼻地狱中因重罪而受报的众生,并不因为娑婆世界的阿鼻地狱毁坏了就离开了阿鼻地狱,而是又从阿鼻地狱转到另外一个世界的阿鼻地狱中,去继续接受阿鼻地狱的罪报。等到那个世界也毁坏了,又辗转到另外一个世界。这样来来去去,到什麽时候才能够出离阿鼻地狱呢?「佛不记」: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并没有明说什麽时候、几劫之後能够离开阿鼻地狱。可见诽谤正法的罪非常重,以致果报非常深远,不晓得什麽时候能够受完。

关於「佛不记得出时节」,《法华经》就说:「其有诽谤如斯经典,其人命终入阿鼻地狱,具足一劫,劫尽更深,如是辗转至无数劫。」这段经文是说,如果有人诽谤像《法华经》这样的经典,这个人命终就会堕阿鼻地狱,具足一劫,这一劫受完还要辗转,再接受同样地狱的果报,以至於无数劫。无数劫就是很难算出几劫、几十劫、几百劫或几千劫。可见,谤法的罪报之苦难以想像、不可思议。任何的罪,造了以後,尚有解救之法,唯有谤法的罪是万万不可造的。

相反的,如果信佛法,进一步信受弥陀救度,他的功德也是无量、无数、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大。

昙鸾大师认为《大经》第十八愿所抑止者,具造「五逆」与「谤法」二罪(复罪);而《观经》所摄取者,仅为「五逆」一罪(单罪),而无谤法,以无谤法故,尚有佛缘,能入救度之道,回心念佛,即得往生。但若「谤法」,虽无五逆,也不得往生,何以故?有二,一者谤法之罪远比五逆深重。二者谤法即是诽谤佛法,现前既已诽谤佛法,不信佛说,则无愿生之心,故谤法之人不得往生。
以上所言「谤法不生」,有二因:一者罪重,二者无愿生之理。然主要在於「无愿生之理」,若回心愿生,亦得往生。

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喻

第二个回答最後说:

「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意思是说,你既然不信有极乐世界,不信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不相信佛所说,可是却因贪受安乐而想要到那种安乐的地方去,也是不可能的,就像「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

什麽叫「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呢?也就是说你若要求生极乐世界,你就要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呀!如果不相信的话,那麽你要念什麽、求生何处呢?因为你没有所念的对象,没有所去的地方啊!同样的,没有水哪有冰呢?你不肯定有水而想求冰,那是不可能的;同样的,火必定有烟,没有烟的火也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他内心不认为有极乐、有弥陀的救度,那麽,他贪彼土安乐,只是概念性的心情而已,并非出自内心的信受。所以,昙鸾大师说「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

二、善导大师未造已造说

《观经疏》〈散善义〉「逆谤除取问答」(《善导大师全集》三○五、三○六页)言: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
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
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
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
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虽得生彼,华合径於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
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
除此以外,更无诸苦。
《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
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看了两位祖师对「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解释,感不感动呀?如果没有这两位祖师的解释,我们看不出第十八愿明明都要救度任何众生了,为什麽最後还附了这两条「唯除」?我们心中难免忐忑不安。

如果老实反省自己,内心其实含藏着五逆谤法的恶念种子。反问自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吗?不敢说自己是个孝顺的孩子;自己没有忤逆父母吗?自己从小到现在,曾经不管知不知、记不记得、有意或无意,都曾经忤逆过自己的父母。经典上「五逆」中的杀父杀母,是就小乘来讲,若以大乘来讲的话,只要我们心中对父母产生过不平、不满、愤恨,就已经造下了五逆之罪了。

所以,老实检讨自己,我们可以说三福无份,都是被排除在外的众生。因为有两位祖师慈悲智慧的解释,让我们顿时充满了希望,突然间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恐惧中得到了安慰,知道我们是往生有份、当下得救。

由上可知,善导大师也为我们会通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经句。怎样会通呢?善导大师回答说:

「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仰」这个字是很敬重的语言,为什麽?因为佛的境界不是我们所能推测的,现在我们要来解释佛所说的经言,因此就用「仰」这个字来表达敬重之意。

「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也就是说第十八愿有「摄取门」,「摄取」就是救度的意思;有「抑止门」,「抑止」就是禁止的意思。

父母爱子喻

好像父母对子女,一定是打自内心自自然然的充满慈爱,因为父爱、母爱是天性,这是「摄取门」的意思。同时晓得小孩幼小无知,难免会犯错,如果纵容他,不管教他,不禁止他的话,他就不知悔改,而养成坏习惯,将来恐怕成为一个恶人,所以父母对无知的儿女在还没犯过之前,会以他们的常识就将来有可能犯的,一一禁止他,说:「这个不可做、那个不能犯,因为那是非常严重的罪过;我疼爱你们,你们是我亲生骨肉,可是如果是这样犯了的话,我们就要把你们赶出门,断绝父子母女的关系。」这是「抑止门」的意思。所以即使父母慈爱子女,也有摄取跟抑止的慈悲爱心与智慧警诫。但如果儿女犯了过,就真的赶出门、断绝父子母女的关系吗?不是的,那是方便说,不是真实义。

因此抑止门是就方便义来讲,并不是真正排除。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有摄取门、有抑止门,才能体会佛陀救度众生的悲愍与苦心。

方便抑止、慈悲摄取

综上所述,第十八愿最後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个字,就必须从方便抑止这边来了解。

「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这段解释跟昙鸾大师的解释一样,跟刚才所举《法华经》的经文意思也是一样的。所谓「历劫周慞」就是经过一劫又一劫、一劫又一劫连续不断地来回反复仓惶惊惧,叫「周慞」。

「无由可出」:「历劫周慞」也不能够离开阿鼻地狱。可见那个罪是多麽重。

「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方便止言:『不得往生』」就是依方便抑止而说不得往生,并不是说他犯了之後真的就不救度他,不是!所以说「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就《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所讲的救度五逆,因下品下生这个罪人,他只造五逆之罪,谤法还没犯,当然必须救度他,免得他长劫流转六道不能出离。

因为谤法还没造,唯恐他犯了谤法而不能往生,所以接下来就说:

「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这是就还没犯而说的,如果有一天真犯了的话,还是度他,并不因为这样而不救度他。

所以,在弥陀救度这边来说,是始终都会救度的,只是还没有犯之前有方便上的一些警诫。

花内三障

接下来说:

「虽得生彼,华合径於多劫」:虽然阿弥陀佛依然救度他往生极乐世界,可是因造罪的关系,要待在莲花胎里好几劫时间不能离开。

「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在莲花内,到底好或不好,到底有什麽障难呢?「有三种障」。

「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这三种障难就是:一、在莲花之内不能见到阿弥陀佛,也不能当下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见面相处。第二、因为不能见佛,当然也不能听闻佛陀说法。第三、不能历事供养十方诸佛,不能到十方微尘世界去供养十方微尘之佛,多劫之间都在莲花里面。就以这三种障难来抵偿以前所做的五逆谤法之罪。

「除此以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除了这三种障以外,可说没有任何身心的痛苦,甚至唯有身心无量的喜乐。

三禅之乐

怎样的喜乐呢?善导大师在这里引《涅盘经》说「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在这方面,《无量寿经》也说如同忉利天所享受自自然然的乐,善导大师在此未引用《无量寿经》却引用其他的经典,到底有何含义呢?

《涅盘经》第廿一就说:「有佛世界,名曰不动,若有众生,闻其花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善导大师依据的可能是这一段经文,随义转用。这一段经文说,有一个佛的世界叫做不动世界,那里的众生只要闻到不动世界的花香,当下就身心充满了甚深安乐,那种安乐如同比丘入第三禅。我们娑婆世界最快乐的是什麽乐?就是第三禅的乐,我们娑婆世界最痛苦的是什麽痛苦?是堕入阿鼻地狱的痛若。论五逆或诽谤正法的人,他所造的罪非常重,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应该堕入地狱受最大的苦报,可是因为念佛,当下往生极乐,免除这些痛苦的因果罪报,花苞就是在临终即将堕入地狱的这个时候现前的。虽然在花苞之内有三种障,但是他所受的快乐依然如入第三禅,所以,善导大师就用娑婆世界最快乐跟最痛苦的相比对,以之让我们来了解二者的悬殊差别,劝导我们所有众生,无论如何都应该求生极乐世界。所以,在这里特别随义转用《涅盘经》之文,并显示转用原由,故说「应知」。

又,「应知」什麽?应知即使在花苞之内,所受之乐还是如入三禅之乐,即使在莲花之中多劫不开,都远远胜过在阿鼻地狱之中的长时长劫受种种痛苦,让我们了解不管自己有罪无罪,都要往生极乐世界!无罪都要求生极乐世界了,何况有罪,更要求生极乐世界,不管从那个角度来讲,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元照律师公案

宋朝有一位很有名的元照律师,他从小出家,深入经藏,有智慧又有学问,同时持戒很严谨。他曾发了一个愿说,与其在极乐世界莲花十劫当中受快乐,不如到地狱去救度痛苦众生。他这种愿心可说是菩萨发心,非常令人赞叹,现在应该也有很多学佛者也是这样的发心。他因为这样的发心,就轻视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人,甚至诋毁,自己不愿生极乐,也诋毁他人愿生极乐。

可是後来他身患重病,难以医治,在病苦之中,非常难受,那个时候,原本要到地狱去救度众生的大悲心早就烟消云散了,他向来所修行的空观,不生不灭,不起心动念,安住空相、实相的那种心也都观不起来,升不起来了,只有全身心的痛苦感觉而已。那个时候,他才忏悔以前所发的愿是很不切实际的,可说是空腹高心,无补实际。就像我们身上被小小的一颗火星碰上的话,都会疼痛难忍,何况到地狱当中去救痛苦众生,如果不是证悟无生法忍的话,怎麽可能呢?

还好,不久之後,他病好了,就回心转意,同时注意有关往生净土的经论,看到天台宗智者大师所写《净土十疑论》里面引用《大智度论》言:「初心菩萨,未得无生忍,要须常不离佛」、「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无有是处」、「譬如婴儿,不得离父母;又如弱羽,只可传枝」。

这三段文就是说初心菩萨还具足烦恼,只是在学佛当中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在还没有证悟无生法忍之前,就必须常常跟随佛、不离佛,因为跟随佛、不离开佛,才能使自己只有上升、上进,不会退堕;一旦离开佛,可能就会退堕。一方面我们内心有贪瞋痴,一方面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到处都是使人堕落的环境,无力的人必须靠外力作为增上缘,如同「弱羽只可传枝」,幼小的鸟儿只能靠着树枝来回走,不可能说牠是鸟,一生下来就可以在天空飞,因为牠还没长大,翅膀还没有坚硬,仍须依靠树枝才能来回走动。同样的,我们还是贪瞋痴的凡夫,虽然发了大悲心,但必须要发愿往生有佛的世界,然後跟随佛学,一直到自己断除了烦恼、证悟了无生法忍,才可以乘我们当初所发的愿,到六道的世界去救度六道的众生。不然的话,不但没办法救度对方,甚至连自己也都没办法得救。

未造抑止,已造摄取

善导大师的回答最後说「此义就抑止门解竟」。这里所说的「此义」,这种道理、这种内容是指前面所讲的逆、谤、除、取的用意,以及彼此关系与在花苞里面的三种障难,也就是说这一些都是就抑止门来解说的。抑止本来是方便,不是实义,不是了义,不是真实的,如果就实义、了义来讲的是什麽呢?是九品只要同一念佛的话,就平等齐入报土,就证入无生法忍。那这里所说的「华内三障」是就抑止的角度来讲的,所以说「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总之,昙鸾、善导大师这一些会通问答,乍看似不同的说法,其实都在显明「已造摄取,未造抑止」的道理。

善导大师此文之义有四:

一、摄取门:第十八愿所言之「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等二十八字,属於「摄取门」。

二、抑止门:「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字,属於「抑止门」。

三、未造抑止,防造重罪故:之所以抑止五逆谤法,乃因此二罪,一切罪中至极重罪,众生若造,直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多劫之间,不能出离,是故弥陀为防众生造此二罪,方便抑止,巧言不得往生,此约「未造抑止」。

四、已造摄取,大悲普救故:然弥陀本意,为救十方众生,不论有罪无罪。说「唯除」者,一为警诫之,二为使其回心。是故若造此重罪,亦不忍见其流转,而令其回心念佛以救度之;犹如下下品之机,已造五逆,不忍见其流转,令其回心念佛而摄取,此约「已造摄取」。

第十八愿之唯除五逆、谤法,因其尚未犯故,深诫而抑止,若造亦必使其回心而救度之。

抑止、摄取,两门皆显弥陀度生之悲愿

善导大师的这个问答,这里提出四点来解释,文字很浅显,一目了然:

可知:
唯除者,乃为抑止;
抑止者,乃为摄取。
非真除,非永除。或摄取或抑止,两门皆显弥陀度生之悲愿。

由这几段文可以知道,第十八愿所讲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唯除」,是就抑止角度来讲的,抑止的最终目的不在抑止,而是为了摄取、救度,所以,抑止本身并不是永远的抑止。

因此,不论就摄取、救度这边来讲,或者就抑止、警诫这边来讲,都在显现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任何众生的大悲愿力。

三、已回心未回心说

前所言昙鸾大师认为「五逆得生,谤法不生」。此乃就未回心而言,若回心,则虽曾谤法,亦得往生。

前面提出昙鸾大师的「单复说」以及善导大师的「未造已造说」,进一步再提出「已回心未回心」。也就是说,不管所造的是一件或二件,不管所造的是轻还是重,都在其次,只要能够回心的话,人人都能往生;如果不回心、不愿生极乐,即使没有罪,也不可能往生,因为跟阿弥陀佛的愿不相应。

不过话说回来,在这娑婆世界只有罪深罪浅,不可能没有罪,所以可说人人都有罪。

故《论注》卷下〈观察体相章〉「口业功德释」之文(《往生论注》九七页)言: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尊者,君、父、师也。长者,有德之人,及兄党也)。
如是人应受拔舌苦、瘖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
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
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此说则昙鸾、善导,思想一致。

前面昙鸾大师提出「单复说」,还没有指出回心不回心,这一段文就直接指出「回心」的话,任何罪,即使曾经谤法或是诋毁贤圣尊长,也能够往生。

骄慢三种口业

所谓「憍慢」,就是本来没有,却认为自己有,或者以少为多。譬如自己无德,却认为自己有德,自己无能,却认为自己有能,自己卑下,却认为自己高胜,这就是憍慢。

憍慢的显现,在於口业的虚假狂妄。昙鸾大师举出下列三种:

「诽谤正法」:我们之前引用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八番问答〉里面的说法:「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如是等见,若心自解,若从他受,其心决定,皆名诽谤正法。」这是诽谤正法的现象。

「毁訾圣贤」:毁訾就是诋毁,说坏话,不管是面前说或者背後说都一样。本来圣贤是人品很高,具有道德,应该让大众尊敬,甚至是神钦鬼伏的人,可是由於某些人憍慢的原故,反而使贤圣不受尊重,进一步还被诋毁,被他人说坏话。

「捐庳尊长」:「捐庳」就是轻视的意思,尊长再怎麽样,我们都应该尊重恭敬,可是不仅不尊重,反而看轻他,这叫做捐庳尊长。

以上三种口业,乃因憍慢而造谤法谤人之罪。自以为是,他人皆非;自己有德有能,他人无德无能。目无正法,目无圣贤,目无尊长,目空一切,目中无人。

骄慢四种苦果

以上三种口业将来会遭受到哪些果报呢?昙鸾大师举出下列四种苦果:

「拔舌苦」:就是堕落拔舌地狱受拔舌之苦。

「瘖哑苦」:若是出了地狱,生而为人,可是却是个哑巴。

「言教不行苦」:如果不是哑巴,但是他所说的话或者他所传播的道理传不出去,乏人信受。

「无名闻苦」:而且没有名望,甚至受人家的轻视或诽谤,因为如是因得如是果,等流因、等流果。「等流」就是目前习性是什麽,将来往往也会是怎样的习性,如是恶性循环,就有应得的果报。

名号至德,平等口业

「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像这样应该受种种诸苦的众生,他如果遇到佛缘,能够听闻六字名号,以及听闻善知识宣扬六字名号的功德,听闻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这个法门,就会反悔以前的过失,回心转意,信受奉行,就能够「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能解脱」,不但解脱三界六道的苦报,而且也能够「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入如来家」就是往生净土;「得平等口业」就是成佛,证悟佛的境界,因为只有佛才有平等的口业,我们的口业往往都是虚诳的,因为我们都有贪瞋痴。

祖师的解释可说如金如玉、稀有难得,字字都在放光明,字字都在弘阐弥陀慈悲的救度,启发我们无上的信心、解除我们坚固的疑惑。

四不受化

善导大师於《观经疏》〈玄义分〉「四不受化」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三一页)言:
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斯等不受。
斯乃朽林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
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

这段文说明有四类众生,不接受度化,难以进入弥陀的救度:亦即「谤法、无信、八难、非人」。

谤法

第一类是「谤法」,所谓「闻法生谤」,也就是听到佛法而生诽谤。

无信

第二类是「无信」,虽然听到佛法,但不相信,也不加以诽谤。北本《涅盘经》第五言:「无信之人,名一阐提」。

八难

第三类是「八难」,就是八种不能遇到佛、不能听闻佛法的障难:第一是地狱,第二是饿鬼,第三是畜生,这三种众生的遭遇都是非常的痛苦,本身又很愚痴,所以不太可能遇到佛法。第四就是北洲的众生,就是出生在没有佛法的边地。第五是出生在长寿天,长寿天也是无想天,他们的心是进入寂静的定中,不起念头,没有心思;既然没有心思,当然不可能起心动念来听闻佛法,也不可能起心动念接受佛法、信受弥陀救度。第六种是根缺,六根不具足,盲、聋、瘖、哑,看不到,听不到,缺乏受化的因缘。第七种就是佛前、佛後,也就是说出生的时候,前佛已涅盘了,下个佛还没出生,刚好是佛灭度而且佛法也不弘传的灭法时代,所以也不能听到佛法。第八种是世智辩聪,就是他很聪明,很有学问,也很有辩才,可是都是邪知邪见,不信受佛法,听到佛法他就会辩论、诋毁、诽谤。这八种都是障碍闻法学佛的因缘,所以叫做八难。前面五种「地狱、饿鬼、畜生、出生边地、出生无想天」是就环境障碍来讲,叫「地难」;「五根不具足」是就形貌障难来讲,叫「形难」;「出生佛前佛後」是就时间障难来讲,叫「时难」;「世智辩聪」是就心障难来讲,叫「心难」,他世智辩聪、贡高我慢,难以接受。

非人

第四类是「非人」,所谓「三福无份,人无人行,人皮畜生」。就是说虽然是人,可是没有人格,是一般所讲「披着人皮的禽兽」。也就是说,他虽然是人,可是他的思想行为都跟畜生一样,没有人伦,没有仁义道德、三纲五常,连世间法都不接受了,何况出世间法?

回心皆往

一切众生当中,有这四类不能接受度化,不过这是就没有回心来讲,如果能够回心的话,每个人都能往生。

「斯乃朽林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朽林」是朽木的意思;「顽石」是坚硬的石头;「朽林不生,顽石不润」,朽木不可能发芽、生长,坚硬的石头,水无法浸润进去,所以说「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

此是解释谤法之人,未回心之间,非受化之机,不得往生;
若能回心,则任何大罪,皆得往生。
如《法事赞》「逆谤往生」
(《善导大师全集》三八三页)言: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以上四类,就未回心而言,若能回心,仍然被救,所谓「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般舟赞》
(《善导大师全集》五八九、五四七页)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就如一把利剑、一把神剑、一把佛剑,所到之处,无暗不破、无罪不消、无障不除,所以说「一声称念罪皆除」,这是善导大师所说的。

四、谤法回心得生之经证

经典上是不是有谤法回心而往生被救的经文证据呢?

观佛灭谤法罪

《观佛经》言:诸凡夫及四部弟子,谤方等经,做五逆罪,如是等人,若能至心,一日一夜,系念在前,观佛如来,一相好者,诸恶罪障,皆悉尽灭

这段经文是说,不管是佛弟子或是非佛弟子,他以前诽谤大乘方等经典,而且也造了五逆罪,这种人如果能够至诚恳切地一天一夜观佛三十二相中的任何一个相好,他所有的罪就能够消灭。

陀罗尼灭谤法罪

《六波罗蜜经》言: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消灭,速疾解脱,顿悟涅盘,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

这段经文是说有的真言咒语是能够消除四重罪、八重罪乃至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的罪,不但使他们消灭这些罪,而且速疾解脱、顿悟涅盘,能够快速地解脱生死轮回,而且快速地证入涅盘。

由这两段经文可以知道,既然其他法门也都有这种殊胜的功能,更何况阿弥陀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更殊胜,更简易!因为有一些咒语不容易念,甚至临终地狱之火燃烧身心,痛苦万分,六神昏乱无主,在此危急之际能够当下念、当下解脱、速证涅盘的,就是这六字洪名。

病癒喻、归降喻

《印光大师文钞》言:若先曾谤法,後知改悔,则得往生。
譬如病癒,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
若谓谤法之人,後纵改悔,亦不得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

印光大师这段法语是说,如果以前曾经谤法,之後晓得悔改,这样也能够往生。就像病好了,就是健康的人;也像敌人归降了,就是我们的国民。如果说以前曾经谤法,即使後来悔改了也不能往生的话,那就失去了学佛修行的依准原则,就不晓得什麽是原则了。所以,只要悔改、念佛,都能往生,如果不能往生,那还修行什麽呢?这就是印光大师这段法语的含义。

五、极恶念佛,变瓦成金

所谓「五逆、谤法、阐提,回心皆往」,此三种机,乃难化三机,难治三病。
如《涅盘经》言: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菩萨之所能治。

难治三病

世间有三种根机,这三种人如同三种病,是最难医治的,就是:五逆、谤法、阐提。这三种最难治的病,不是声闻、缘觉、菩萨这些法门所能医治、对治、救度的,只有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能救度,所以「回心皆往」。

此难化三机、难治三病,若归命弥陀,念佛愿生,
则弥陀大悲,不忍见舍,以其本愿力,摄得往生。

瓦砾变金喻

法照大师亦於《五会法事赞》言:
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砾变成金。

「瓦砾变金」意指本来是一个破戒而且罪业深重的人,可是他最後悔改、念佛了,而且只是念佛而已,就天差地别、大不相同了。本来是瓦砾,没有使用价值,被人丢在墙边,现在却变成金块。黄金是最有用的,只要有了黄金,就能衣食无忧。这样一个蒙佛救度的人,好像点石成金、枯木重生一样,不但枯木重生,而且开出芬陀利花 -- 这一切都在於有阿弥陀佛的增上缘,才可以变瓦成金。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增上缘,那麽瓦砾就是瓦砾,该堕入地狱还是堕入地狱。

源信上人亦言: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这段法语是在解说:下下品的众生是极重罪的恶人,除了五逆、谤法及一阐提之外,没有比这更重罪的恶人。任何声闻、缘觉、菩萨的法门都没办法救,只有称念弥陀名号才能得救;不但解脱三界六道轮回,而且往生极乐世界;不但往生净土,而且快速成佛。

有关五逆往生,再引用五段偈语来说明:
若人造多罪,应堕地狱中;
才闻弥陀名,猛火为清凉。

这段偈语也编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对这段有印象的,请举手。看书看到重要的地方,要怎麽样呢?心好像被撞击到,很有印象,很深刻,而且很感动。我第一次看到这首偈子,当下就非常感动,心就像被撞击一样,为什麽?晓得这是我也能被救的证据。

第二首:

莫疑宿业重,十念功德轻;
万年有暗室,日照当时明。

接下来:

阿弥陀佛愿无边,普摄凡愚顿且圆;
恶逆回心才十念,火车化作紫金莲。

愚人无愧造多恶,临死能称彼佛名;
三圣忽然随念至,慰言罪灭我来迎。

这首也很令人感动。

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
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

这首同样令人感动涕零。

六、摄抑二门,悲智双运

「摄抑二门」:「摄」者摄取、救度,「抑」者抑止、不救。
「摄抑二门」即救度与不救两门。
「悲智双运」:「悲」者慈悲,「智」者智慧,
「悲智双运」即慈悲与智慧双重运作。

就外显行为来说,阿弥陀佛是以摄取、抑止这两门来救度众生;若就运作内涵而言,其实就是以慈悲与智慧来救度众生。

如是,《大经》唯除,示抑止意,《观经》救度,示摄取意,此谓「摄抑二门」;
未造,抑止;已造,摄取,摄抑是弥陀度生(第十八愿)之二种方法,谓之悲智双运。

「《大经》唯除,示抑止意」:就是指《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最後两句标出「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显示禁止、不可以做的意思。

「《观经》救度,示摄取意」:就是指《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五逆谤法的众生,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是显示救度的意思。

《无量寿经》抑止、不救,《观经》摄取、救度,综而言之,就是摄抑二门。

「未造,抑止」:在你还没有造五逆谤法罪的时候,就预先警告你不可以造,所以这个抑止有警惕的意思。

「已造,摄取」:当你已经造了五逆罪之後,就要你回心转意,然後包容你,使你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救你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说「已造,摄取」。

摄取也好,抑止也好,都是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就是这样以「慈悲」跟「智慧」的双重运作来救度众生。

黑脸白脸喻

这两种救度的运作像什麽呢?就像父母教养孩子一般,父亲扮黑脸时,母亲就扮白脸。毕竟孩子还小,不懂事,有的孩子比较调皮,有的孩子比较好动,甚至是过动儿,容易因无知而做错事,甚至犯下滔天大罪,所以,父亲就不得不先立下比较严格的规矩来规范:「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犯,警告你!如果犯了就把你赶出门,不让你回家,甚至断绝父子关系!」假设有一天,儿子真正犯了过失,爸爸就把他赶到外面去罚站,不准进门。可是到了晚上用餐时间,外面天黑又将下雨,母亲就到外面去温言安慰,说:「孩子啊!你要晓得过错,那样的事情是要不得的,现在天黑要吃饭了,你要知错悔改,进去向爸爸忏悔,以後不可以犯。」

刹车喻

又像开车一样,有前进就有刹车,但是刹车并不是为了刹车而刹车,是因为发现方向错误了,必须改变方向,改变方向之前,就要先稍微刹车,甚至要完全停下来,才能够转往正确的方向前进。所以,不是为了刹车而刹车,不是为了永久刹车,刹车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刹车是为了正确前进,为了正确到达目的地。

所以,阿弥陀佛说:「你如果犯了五逆谤法罪,就不救你。」这个,不是永远的不救,也不是真正的不救,是权宜的不救。

好像父亲不会因为爱护儿子而说:「儿子我爱你,所以你任何恶事都可以做。」不可能这样;也不会因为儿子做恶事而喜欢、更增加父子的关系。但也不会因为曾警诫儿子不可以做坏事,一旦儿子做了坏事之後,就断绝了父子关系,也不是这样。而是始终都以慈爱悲悯的心来对待儿子,希望他能够由君子而成贤成圣。

同样的,我们也要深心体会阿弥陀佛希望我们凡夫都能够超凡入圣的悲心,体会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本怀。阿弥陀佛一方面希望我们能够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另一方面又希望我们能够归入弥陀的救度,我们不能因为有了弥陀的救度,而纵恶为非。

灭火防火喻

又像消防队。消防队有两种作用,「消」是灭火,「防」是防火。成立消防队的目的就是为了出现火灾时灭火,但同时在火灾没有发生时要防火。也就是有火时灭火,无火时防火。灭火、防火是一体的、不分的,是同一个目的的两种不同的手段,都是为了保护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只防火不灭火不行,只灭火不防火也不行。必须严格防火的同时准备救火灭火,随时准备救火的同时不放松防火安全。人们不能因为有消防队灭火,就不注意防火,甚至随便纵火;也不能因为被要求防火安全就怀疑说:万一失火了,恐怕消防队不来救吧?

阿弥陀佛发第十八愿,本意就是为了灭救众生三界火宅之火,乃至五逆谤法的地狱之火,因此必须谨防众生造此二罪。前面七句二十八个字摄取,如同是灭火;後面「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二句八个字抑止,如同防火。不管是摄取还是抑止,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救度众生往生极乐。摄取和抑止二者都不可少,摄取是永不改变的大前提,抑止是为了更好地摄取。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会平时谨慎不犯恶,至少不犯逆谤的大罪大恶。

报警喻

但俗话说「防不胜防」,万一犯了恶,甚至是犯了五逆谤法的大恶,那又怎麽办?难道阿弥陀佛就不救了吗?不会的!那就要像着了火一样,越是大火越是要赶紧报警。一旦报警消防队立即就到,立即救火,这个时候不会问:是谁着的火?是大意着的火,还是人为放的火?都不问,先救火灭火再说。

报警就是回心。先不注重防火,甚至喜欢玩火,现在看到酿成大祸了,情况危急了,没有办法扑救了,害怕恐惧了,发出一心求救的信号,消防队接到火警会不来吗?立即赶到!弥陀的慈悲正是如此,不管怎样的罪人,回心求救,立即来救,所以说「五逆谤法,回心皆往」。所谓「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一切恐惧中最大的恐惧就是造下了五逆谤法的重罪,临命终时已经看见地狱之火燃烧的那一种恐惧。正因如此,五逆谤法的人是必定要救,甚至是第一要救的。如同大火如果不及时扑灭的话,就会漫延,伤及更多无辜的生命、财产;五逆谤法的人不救,从地狱出来後还是逆谤种子,恶种流布,会阻碍、断灭更多众生的世法、佛法善根,所以不管是为了他一人回心求救,还是为了保护救度更多的众生,都必定要救。

这样来理解,我们会更加感动於弥陀的慈悲,正因为有了「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八个字,才更加显示出:阿弥陀佛发愿的本意,正是要救度逆谤的众生。

如同消防队的职责是灭火,它才特别注意防火安全,不是消防队、没有消防的职能,也就不会要求防火。

第十八愿的职能正是为了救度(摄取)五逆谤法,所以才说唯除(抑止)五逆谤法。第十九愿不说,因为第十九愿没有这种功能;第二十愿不说,因为第二十愿也没有这种救度的功能。四十八愿中只有第十八愿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因为只有第十八愿念佛才有这种救度五逆谤法众生的功能。

因愿抑止

又,第十八愿之因愿有方便抑止,即「唯除逆谤」之文;
而下品下生之果上亦有方便抑止,即「花合十二大劫」之文。
弥陀悲智双运,既要恶人回心,又不纵容犯罪,
故摄取中有抑止,抑止中有摄取。

「第十八愿之因愿有方便抑止」:第十八愿是因愿、因地的愿,也就是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而发下「十方众生,不论圣人凡夫、善人恶人,通通要救度,如果不能使圣凡善恶众生念佛往生的话,我就不成佛」的愿。现在祂已经成佛了,所以就有力量救度圣人凡夫与善人恶人。

第十八愿的方便性抑止是因愿,就是刚刚所讲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果上抑止

至於「下品下生之果上亦有方便抑止」这部分,怎麽说下品下生是果上呢?下品下生这种根机就是五逆的众生,临终只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也能够灭除五逆的罪业,当下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而往生极乐世界,全是因为这句名号是第十八愿因地所成就的果德,所以叫做「果上」。这种五逆的众生,虽然因为念佛的关系,不必受地狱的果报,得以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可是还有抑止,就是还有「花合十二大劫」的果报,处在莲花当中经过十二大劫,不能当下花开见佛闻法,这个就是果上的方便抑止。也就是说,先告诫你不能犯五逆;一旦犯了五逆之後,阿弥陀佛还是救你;可是救到极乐世界之後,因为犯五逆之故,所以处在莲花里面十二大劫。

这十二大劫是真的有,还是方便?因愿第十八愿说:五逆不救,是方便,其实五逆还是救啊!救到极乐世界之後的十二大劫花合不开,其实还是方便。所以说「果上亦有方便抑止」,这个就是弥陀悲智双运。既要恶人回心,又不纵容他犯恶,如果在果上没有说「花合十二大劫」这个方便的抑止,那麽有人难免就会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我平生先纵容自己的恶性去为非作歹,等到临终的时候再来念佛往生,反正都一样嘛!」所以在果上也有方便的抑止。

「故摄取中有抑止」:就是第十八愿救度十方众生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抑止;「抑止中有摄取」就是「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抑止,可是还是救度,下品下生的五逆也被救到极乐世界去了,这个就是抑止中的摄取。而摄取中又有抑止,就是下品下生被摄取了,可是还有花合十二大劫的抑止。虽然有花合十二大劫的抑止,可是必定还有摄取。

大网喻

如斯层层方便,皆显弥陀,摄抑二门,悲智双运;
十方众生,不论善恶轻重,皆在弥陀本愿大网之中,无一遗漏,
但能回心,愿生称名,无一不生。

像这样一层层的方便,每一层每一层都在显示阿弥陀佛以摄取的救度跟抑止的警惕这两门,也就是慈悲智慧双运,使十方众生不论是善是恶、善恶是轻是重,都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大网之中。好像大海里的鱼,无论是大鲸鱼还是小鱼、吻仔鱼,都在这个大网里面,没有一条是被遗漏的。只要善恶凡夫,能够回心愿生极乐,愿生之後,一辈子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没有一个不能往生的。人人都可念佛,人人都可往生,所以,一切众生如同大海中的水族,而阿弥陀佛的救度如同大网,绝无漏网之鱼。

真正体会弥陀悲心

「噢!原来阿弥陀佛说『唯除五逆』是一种方便,那我们几乎就可以纵情为非了,因为这只不过是方便而已!」我们是否会这样想呢?其实如果我们真正体会弥陀悲心的话,我们就会感动於弥陀的悲心,感动於弥陀的苦心。

好像真正的孝子体会父母的苦心,他就会尽量当个合乎父母期待的孝子,满父母的心,而不会说:「哎呀!父母始终都是疼爱我的,始终都不会嫌弃我,不会断绝父子关系,所以尽量去做不合乎父母心意的事情也无妨。」不可能这样的,这是不合乎逻辑的。

所以,一个真正信佛教、信弥陀大慈大悲救度的人,不可能有「我一辈子尽量为非做歹,最後再来念佛就好了」这种错误的观念。若果真是这样,那麽弘扬阿弥陀佛救度法门之後,天下就没有一个好人了。

何况一个人之所以会来学佛,除非他是假学佛,如果是真正学佛的话,他一定是认定有善恶报应才来学佛的,因为佛法是建立在信仰善恶因果之上啊!如果他不相信有善恶报应,他怎麽会来学佛呢?所以他是站在要「去恶行善」的立场才来学佛的;至於会专修净土法门,是他有感於自己是一个罪业深重的生死凡夫,没办法以自己的力量去恶行善,一旦命终就会堕落地狱,受阎罗王的审判刑罚。只有信受弥陀救度,才能离开地狱,甚至离开三界六道轮回。这样的人还会纵情为恶吗?即使他会做恶事,也是业力的推动,是不得已的,他的内心是很悲苦的啊!是苦於为恶,不是乐於为恶的,所以他的心态跟一般纵情为恶的心态是不一样的,就是所谓的「为修行而苦」,也唯有为修行而苦的人才能真正进入弥陀的救度。

逆谤得生正显弥陀的悲心与功德

使沉者浮、令堕者升;逆者不逆、谤者不谤;
改恶向善,弃邪归正;断惑证真,入圣得果,
正是佛教目的,也是佛心大慈大悲、拔苦与乐之所在,
而这即是阿弥陀佛之本愿。若一经犯逆犯谤,即永弃不救,或无力救度,则佛心佛力,尚未圆满。

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沉者浮,堕者升」:堕落地狱、饿鬼、畜生,就是「沉」;生到人界、天上,就是「浮」。可是如果与阿罗汉小乘境界比的话,人界、天上也是沉不是浮;若小乘再跟大乘相比的话,小乘是堕落,不是升。

「逆者不逆,谤者不谤」:所谓「逆」,就是五逆、大逆不道;「谤」,就是不但恶,而且很邪恶的谤法。

使沉者浮起,堕者上升;使五逆、大逆不道的人不但不逆,而且能够大大地改过;使谤者不但不谤,而且转而大大地端正心思、赞叹信仰,这个正是佛教的目的。

不但「改恶向善,弃邪归正」,甚至能够「断惑证真,入圣得果」。单是「断惑」,就很不容易,惑有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入圣得果」:就是超凡入圣,证阿罗汉果或是菩萨果、佛果。这些都是佛教的目的,也是佛心大慈大悲拔苦与乐之所在,可是一层比一层困难,唯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才能顺利简单达到这个目的。

由此可知,所谓佛教,所谓正法,所谓大慈大悲拔苦与乐,只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才有可能易於成就。为什麽?我们先不谈断惑证真、入圣得果,单是要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就已经很难了,甚至要永远获得人身、永远不堕三恶道,也是非常不容易,何况其他?所以,唯有阿弥陀佛的救度,不但使我们速疾离开三恶道、离开六道轮回,而且真正断惑证真、入圣得果,不但入圣得果,而且快速成佛。

如果一旦犯了五逆或是谤法,就永远被舍弃不获救度的话,或者佛没有力量救度我们的话,那麽所谓的大慈大悲的佛心,或是拔苦与乐的力量,岂非就全变成是空谈了?

重罪消灭,逆谤得生,正显弥陀,佛心佛力,圆满不缺,彻底无遗。
善之与恶,苦乐在心;升之与沉,净秽由佛;佛愿叵测,佛力绝思

「重罪消灭,逆谤得生」:最重的罪就是「五逆、谤法」,使五逆谤法这样的滔天极恶重罪能够离开三界六道,离开阿鼻地狱而往生成佛,只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否则没有任何法门能够救度。我们知道下品下生的根机是五逆灭绝天伦的罪恶,那种罪恶的众生,如果以中品下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的法来要求他的话,一方面时间来不及,一方面他未必能够做得到,即使做得到,那一种法也救不了他;如果以中品中生「至少要一日一夜持戒」的法,他也没有时间,也做不到,即使做得到,那一种法也救不了他;如果以中品上生的法,那更谈不上了,因为中品上生的法必须一辈子持种种戒,起码要一辈子持五戒,他更谈不上;如果要以上品下生的法,不诽谤大乘经典,但是要发无上的菩提心,他也未必发得起,所以他也没有希望;如果要以上品中生的法要他修的话,也不可能,因为要证悟空性;如果要用上品上生的法那更加不可能,因为上品上生的法要慈心不杀,而且具备种种的戒行,同时要读诵大乘经典,更进一步要修持六念的功行,六念就是要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这个都不是即将死亡而且犯下五逆的人所能够做得到的。

以上从中下品到上上品的法门,他都来不及、做不到,即使做得到,那些法门的功德,也毫无能力可救度他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只有称念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名,方法简单,功德殊胜,超越上上品之功德,使他当下重罪消灭,而且莲花来迎,当下不但离开阿鼻地狱,而且脱出六道轮回、往生净土成佛。

中品下生乃至上品上生的法,就法来讲,非常困难;就功德来讲,都不如这句万德洪名。所以,念佛不仅方法容易,而且功德比中品下生的法高超、比中品中生、中品上生的法高超,也比上品下生、上品中生、上品上生的法与功德高超,所以才能够使重罪消灭、使逆谤得生,正显现阿弥陀佛的佛心真的是大慈大悲,佛力真的是圆满无缺,救度众生彻彻底底,没有一个遗漏。除了专称佛名以外的任何法门,方法困难,功德不圆。

净秽由佛

「善之与恶,苦乐在心」:我们行善作恶所获得的苦乐果报,根源都在於我们的心,也因我们的心才使我们造作身口二业的善恶,导致我们受苦跟乐的果报,所以说「善恶苦乐在心」。

「升之与沉,净秽由佛」:我们是上升到净土或是下沉在五浊恶世,甚至堕落阿鼻地狱,这个要看有没有佛力,如果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我们不但离开六道,甚至上升到净土极乐世界;不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我们就在秽土,甚至堕落阿鼻地狱。

「佛愿叵测,佛力绝思」:弥陀悲愿宏深广大,我们没办法测量;弥陀佛力无量无边,更是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

明破暗喻、风拂云喻

五逆犹坐金莲台,明破暗时,何暗留室;
十念亦生极乐国,风拂云时,何云滞天。

五逆谤法的众生,本来应该堕落阿鼻地狱,受地狱之火的燃烧,居然能够坐上金莲台,靠什麽?靠这句弥陀名号。弥陀名号是无量光明,所谓:「千年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好像一千年的黑暗房子,一旦打开电灯的话,黑暗当下通通消除,不可以说黑暗已经一千年,所以必须要慢慢地消除。

所以,念无量光明、无碍光明的「南无阿弥陀佛」,千年、万年、无量亿劫所累积的黑暗重罪当下就消除了。所以「光来暗除,何暗留室」,罪业当下通通消除,当下坐金莲台,而往生极乐世界,所以「风拂云时,何云滞天」,强风吹云使得当下晴空万里。

第四节    总括唯除 大意有四

一、显抑止摄取。
二、显众生根机。
三、显无一遗漏。
四、显诫恶劝善。

「总括唯除,大意有四」:就是把第十八愿後面二句八个字「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以四个大意来概括,也就是说明第十八愿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具有四个大意:

第一、「显抑止摄取」,为了彰显抑止摄取。

第二、「显众生根机」,为了说明十方众生是什麽样的根机。

第三、「显无一遗漏」,为了显示弥陀救度众生,是没有一个众生被遗漏的。

第四、「显诫恶劝善」,为了使十方众生戒恶行善。

一、显抑止摄取

昙鸾大师就单复解释:逆罪得生,逆谤不生,
一罪重故,二无愿生之理故;若能回心,亦得往生。

前面已经解释过,昙鸾大师就「单罪复罪」的解释是:「逆罪得生」是因为单罪,「逆谤不生」是因为复罪。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只有谤法,谤法之中没有附带逆罪,能不能往生呢?也不能往生,因为谤法比逆罪重;另一方面他既然诽谤正法,就是不相信弥陀救度,所以也不能往生。但是如果他能回心,就能往生,因为回心表示不谤法了。总之,只要回心转意,都能往生,就无所谓单罪或复罪了,这就是昙鸾大师对「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解释。

善导大师就已造未造、摄抑二门解释:
逆谤罪极,抑止未造,摄取已造。
显明「唯除」者,但在於抑止,非真除。

善导大师是就已造未造、摄抑二门来解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逆谤罪极」:五逆跟谤法这两种罪是滔天大罪、极重的罪。

「抑止未造」:在你还没有造的时候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摄取已造」:如果已经造的话,就要你回心转意,然後救度你。

「显明『唯除』者,但在於抑止」:「唯除」只是方便上的抑止。

「非真除」:并非真的不救度。

故知:抑止正意,在於摄取。
为救度一切善恶众生,弥陀悲智双运,以「唯除」调熟逆谤之机,
令知逆谤罪极,使深生忏悔,回心念佛蒙救度。

「以『唯除』调熟逆谤之机」:就像刚刚所说父亲扮演黑脸、母亲扮演白脸,来调熟、教养孩子,使孩子不断成长,做一个好孩子。

亦知,抑止与摄取,互有关系:

可以知道,抑止门跟摄取门这两门是彼此带有关连性的,如果没有抑止,就不能达到摄取的效果。

抑止是摄取之作用,为全部摄取,巧言抑止;
摄取依抑止之功能,使逆谤深悔,终被摄取。

摄取是主体,抑止是作用。为了全部摄取,使一切众生全部都被阿弥陀佛所救度,阿弥陀佛就方便性地巧言说:「如果你犯了五逆谤法,我就不救你。」使众生不敢犯五逆谤法,安安稳稳地去恶行善,老老实实地来专念这句弥陀名号。所以,摄取依靠抑止这种方便的功能,使已经犯了五逆谤法的人也能够快速地回心转意,深深忏悔而终於被摄取救度。

抑止门者:未造之罪,小罪亦诫,抑止而言唯除;切莫妄为慎三业。
摄取门者:已造之罪,逆谤亦灭,摄取而言皆往;应当称名而忏悔。

「抑止门者:未造之罪,小罪亦诫」:抑止门虽然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并没有说唯除犯五戒,或唯除杀生,但是只要是动物,不论大小,即使是微小的动物,要给予爱护而不要杀害。

我们出版的《见闻录》第一篇〈阳盗邻鸡,阴簿立记〉,故事内容就是说,有一个妇人,只是误杀了邻居一只鸡,阴间阎罗王的生死簿就立刻记载了她在某天某时欠了隔壁一只鸡,而且连鸡毛一斤十二两,都记得清清楚楚,直到她还了鸡、赔了钱之後,生死簿上所记的才完全消除。

可见,我们在阳间所做所为,以为没有人知道,其实冥冥之中点点滴滴都有记载。

一方面我们的行为有记载,一方面对方虽是畜生,一只鸡不是大动物,可是也是一条生命。虽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是老鼠隔一世之後也会成为阿罗汉;昆虫因为生在寺院旁边,受了福报而生天,立即展现天人巍巍之身,及五种神通之力。所以,小小的罪业也应该戒慎而不去犯,因此说「切莫妄为慎三业」。经典上说:「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水滴虽微,渐盈大器」。

有关「杀、盗、淫、妄、酒」五戒中的「杀生」是这样。

「偷盗」很容易犯。「偷盗」就是「不予而取」,人家没给我们,而我们拿走了,就是犯了偷盗罪。偷盗罪的果报也蛮大的,利息很高,比地下钱庄的利息还高,尤其我们不管在私人或公家公司上班,如果是公司之物,小如信封、信纸、原子笔等东西拿来私用,就犯了偷盗(如果犯了,我们要想办法补偿回去)。所以不可假公济私、公器私用。

「邪淫」也很容易犯。与自己配偶之外的男女行淫,或有感情,即犯。即使夫妻,但行於不适当的时间、场所、方法等也犯。

「妄语」也很容易犯:说人家的是非、讲不实在的语言、有说没有、没有说有、知道说不知道、不知道说知道,都是妄语。

有几句话很好,虽然不容易做到,大家可以心向往之:

心不妄念,口不妄言,身不妄动,君子所以存诚;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思莫妄动,言语莫戏论,举止莫虚浮。

这些话都很好,我们学佛人应把这几句话背下来,牢牢记住。

法然上人言 (《法然上人全集》二八四、二九五页):

十方之中愿西方者:十恶五逆之众生往生之处故也。
诸佛之中归弥陀者:乃至三念五念弥陀自来迎故也。
若人造五逆,得闻六字名,
火车自然去,莲台即来迎。
若有重业障,无生净土因,
乘弥陀愿力,得生极乐国。

(以下二、三、四点为讲义原文,未做讲解)

二、显众生根机

抑止之文,亦在彰显「十方众生」之属性。

愿文虽说「十方众生」,未详凡圣善恶,因有「唯除逆谤」之言,故知「十方众生」之中,以「凡夫为本」(圣凡相对)。凡夫造罪,需要被救;圣人不造罪,不需被救。故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四四页)言:

定为凡夫,不为圣人。

凡夫之中,有大小善恶多种,而以「恶人为先」(善恶相对)。善人尚有得度机缘,唯有极恶无他方便,若不蒙救度,将直堕阿鼻。《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八页)言:

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可知:十方众生,凡夫为本,恶人为先。
人皆凡夫,被业所牵,难免造恶,为恶而苦;若见此文,
如睹故亲,倍觉亲切,感动涕零。狱火可出,成佛可期。

亦知:诸佛之中,唯有弥陀,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救度恶机;
如我愚恶,若无本愿,何法可修?必堕无间,求出何期?

昙鸾大师言:「唯除五逆谤正法,故我顶礼愿往生」。 (赞阿弥陀佛偈)

三、显无一遗漏

举下摄上,举恶摄善,十方众生,无一遗漏。

不论何人,皆得往生,以此启发,众生信心。

可知:抑止门唯置第十八愿者,意在显明「佛愍恶机」之大悲,同时显示本愿所被之普遍性与决定性,无一遗漏,无一不生,以此启发一切人「信心决定」、「往生决定」之信心。

善导《法事赞》「逆谤往生」 (《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八三页)言: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善导《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第五八九、五四七页)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善导《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六○页):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善导《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二五○页):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五四○页):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善导《观念法门》「何况圣人」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六○页):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得往生,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善导《法事赞》「善恶皆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八三页):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莲池《弥陀疏钞》言:

恶人念佛,尚得往生,何况恶未必如善和;
畜生念佛,尚得往生,何况灵而号为人类。

四、显诫恶劝善

诸佛出世,皆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本愿亦言「唯除逆谤」,《大经》卷下更扩充「唯除逆谤」之意,而广说「五善五恶」之劝诫。

可知:弥陀深欲念佛之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如「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譬如抑止「杀父杀母」,即是劝勉孝顺,而「孝为百行之基」,百般伦理,一切善行,由孝而起,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佛喜正与善,而怜邪与恶;如父母对子女,虽一视平等,然特怜残障之儿。

弥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恶;虽善恶皆度,然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是故,应成善人,而一生念佛。

法然上人法语(《法然上人全集》第二八五、五九四、五九五页):

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况善人。
信「行虽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应无间修;一念尚生,何况多念。
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如父母於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恶;
虽平等慈爱,然於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以诫之。
闻佛之慈悲广大,而欲造罪者,亦漏於佛之慈悲也。
若知恶人亦不舍之本愿,则於佛之知见,愈觉自己之可悲、可耻。
若谓有父母之慈悲,而於父母之前行恶者,父母欢喜乎?
虽不舍而叹,虽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第1页    第2页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