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寺--高僧傳

悟真寺的華嚴宗巨星法藏大師
 

赫赫有名的華嚴宗三祖為法藏法師(643—712),一般人只知道他與華嚴宗祖庭華嚴寺、至相寺的密切關聯,少有人知他和悟真寺還有很深的因緣,他曾任悟真寺上座僧,悟真寺六大群落之一的華嚴院即是大師所建,他曾應皇帝詔請祈雪解除全國大旱的靈跡盛事即發生在悟真寺。

法藏的先祖曾是康居國(在古代西域)的丞相,祖父那一代來到了中國。他的母親曾經夢見自己吞下日光,之後就懷孕了。

法藏自幼喜歡自己研讀佛經,成年後,還未出家的法藏在長安雲華寺遇到了二祖智儼和尚,智儼對法藏十分讚歎欣賞,認為法藏是可以傳法的根器;法藏也深為敬佩智儼和尚對《華嚴經》的妙解,認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師父,於是發憤學習,不久便覺得《華嚴經》的要旨。

法藏26歲的時候,曾到居留長安的獅子國(今斯里蘭卡)高僧釋迦多羅尊者處,請求授予菩薩戒。當尊者知道法藏能背誦《華嚴經》的時候,不覺驚歎地說:「華嚴是諸佛的秘密寶藏,這部佛經極難遇到,何況還能理解經中的深奧意思!如果有人能夠讀誦其中的《淨行品》,就已經具足菩薩淨戒了。你根本不需要再來我這裡受菩薩戒了!」

唐高宗年間,智儼病重,這時候因為法藏還沒有出家,所以特地把他托付給長安德高望重的僧人道成和薄塵,希望把他培養成法門龍象。

高宗皇后武則天的生母榮國夫人去世,武則天為了積功德、樹福田,把自己原來的住宅捐捨為寺院,取名為太原寺,準備剃度僧人。道成、薄塵等高僧由於曾受智儼和尚托付,於是一起推薦法藏,武則天就以皇上名義敕令法藏在太原寺剃度出家。

由於對法藏的欣賞和敬佩,四年後,武則天又以皇上的名義下詔,讓長安城的十大名僧來為法藏受具足戒。武則天還因《華嚴經》中有「賢首菩薩」,特賜法藏法號為「賢首」,以此表示對他的敬重,從此,法藏也被稱為賢首國師。風華正茂的法藏,這一年才剛過30歲。

法藏一生前後共講《華嚴經》30餘遍,傳說曾有許多神奇瑞相產生,如:口吐光明、講壇香氣四溢、天上五彩祥雲等。他在講法時善於運用各種教學方式來讓人理解。有一次他應請為武則天講華嚴教義,講到「六相」「十玄門」的道理時,武則天茫然不解。法藏當即指著鎮殿的金獅子說:「金獅子是由金子製做的,所以說本來除了金子以外並沒有獅子相,獅子只不過是我們自己強加上去的。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本體的顯現,除本體外,一切事物都不過是虛幻的現象。」武則天聽後,豁然曉悟。

為了表達出華嚴宗「無盡緣起」的道理,法藏還曾用十面鏡子打比喻。他將這十面鏡子四方、四角、上下,面面相對,相距一丈餘,中間安置一尊佛像。然後,他再在佛像前點燃一盞燈火照耀佛像,使得鏡子中的佛像看起來層層輝映,無窮無盡,以此來讓別人瞭解「重重無盡」的道理。

長安四年(704)冬,武則天要在皇宮內啟建華嚴法會,準備請法藏講經說法。法藏提議說,法門寺有佛指舍利,神異非常,應該請來莊嚴道場。於是武則天就讓法藏前去迎請,法藏率眾人在舍利塔前做了七日七夜的佛事後,打開舍利塔,截然發現塔內的舍利光輝閃耀。帶著恭敬,法藏將舍利高高舉起,大家又看到了他掌上的舍利放射出更為燦爛的五彩光明。

法藏精通梵文,由於當時流行的晉譯《華嚴經》不全,他便將漏缺的《華嚴經》補上,使得新譯《華嚴經》文通義順,更加完善。他對華嚴宗作了創造性的解釋和發揮,完善了華嚴宗的判教理論,困此被認定為華嚴宗三祖。

長安初年(公元701年),法藏大師不時避居悟真寺中。調露元年法藏大師回到太原寺,與日照等人勘校譯補《華嚴經》脫文數年,之後入藍田悟真寺被舉為上座僧。

武周長安年初,法藏大師與玄際上人共同修建河灣口華嚴堂。建成的華嚴堂氣勢恢宏,東臨藍水,南依山崖,濤鳴谷應,氣象萬千。

唐景雲二年,早春之際,整個大唐國土天雨不潤,冬天又沒有下雪,眼看禾苗莊稼一天天枯萎,各地百姓憂心忡忡。

睿宗李旦臨朝,聽臣下奏報,也是心急如焚,於是召法藏大師入宮,問尋救農解旱之術。

法藏大師進言說:「佛門中有部經叫作《佛說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神咒經》,若能結壇淨寫經咒,投之於龍湫,則必有應驗。」李旦聞言,連忙懇請法藏出面,詔令法藏結壇求祈。

法藏大師接受詔命,隨即前往玉潤山悟真寺,住到華嚴院中。

祭壇求祈是在藍谷神廟的靈壇進行的。首次祭請黃龍潭的龍君,不久後便祈得漫天飛雪,大地茫茫。其次祭請車龍潭的龍君,大雪又下了一日,直到尺餘之厚方才停息。

兩度瑞雪,如救火急,頓解旱象,朝野上下無不歡欣鼓舞。睿宗李旦喜不自勝,隨聞製表行文,差使馳送悟真寺法藏大師。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法藏在長安大薦福寺安詳圓寂,世壽70歲,奉旨隆重葬於華嚴寺南邊。法藏的一生雖貴為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和玄宗五代帝王之師,卻不改其嚴謹、淡泊的修行生活,始終以弘揚華嚴宗為終生的志向。

一座寺院,兩位開宗祖師爭輝日月於其中,恐怕古今天下也只有悟真寺吧。

華嚴宗所尊奉的正依經典《華嚴經》中最後一品,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童子及華藏世界海四十一位次之法身大士,共同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明朝蕅益大師贊說:《華嚴經》所稟施(稟持授予)給眾生一生成佛之法門,卻在此淨土宗念佛往生的法門。也許正是華嚴宗與淨土宗如此天然本有、渾然一體的緊密聯繫,注定了法藏大師與淨土宗祖庭能有如此深厚的因緣。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